对于《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传统的解释如张志聪“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气 ,潜发未萌,谋虑出焉” ;张介宾“肝属风木 ,性动而急”等从肝主情志的角度而注。更多的则是从将军之职类推,诸如“肝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之类。其实“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只是形象地解释了肝的外形和功能。

将,《说文》:“形声。从寸,酱省声。”从繁体字形看,将字从爿,从手持肉之形。“爿”指木片。“爿”与“手持肉”联合起来表示“在木片上涂抹肉汁”。本义:带肉汁的木片。引申义:以带肉汁木片引诱、鼓励。转义:半液态半固态的涂抹类辅助食品。用肉汁来比喻骨髓,用木片来比喻筋膜,形象地写出了肝的贮藏和调节元阳之气的功能,元阳生元阴,胆气生髓(肉汁),髓生血,肝藏血。

军,圜围也。——东汉•许慎《说文》。会意。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围成营垒。“犹屯兵粮储也。”用兵粮来比喻元阳之气,用战车围起来形成的营垒来比喻筋膜,表达的也是肝的贮藏和调节元阳之气的功能,元阳生元阴,胆气生髓(兵粮)髓生血,肝藏血。“将”和“军”是同义不同字,是同出而异名。「将军之官」是围成营垒屯兵储粮,比喻储藏元阳之气的器官。是内存胆气的筋膜。

虑,谋思也。──《说文》。谋,虑难曰谋。——《说文》。可见谋虑就是虑的意思。《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於江湖。”一句中“虑”解释为“用绳结缀”引申为“用绳结缀的网”。因此,谋虑是名词,可解释为「用绳结缀的网」。《素问·痿论》云:肝主身之筋膜。筋膜对应绳子。“用绳结缀的网”写出了肝的外形如植物的根系。纵横交错布满全身的如网状的筋膜是肝的真形。“谋虑出焉”的意思是纵横交错布满全身的网由筋膜结缀。

综上“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可译为肝是内存胆气的筋膜,纵横交错布满全身的网由筋膜结缀。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罢(会意。从网,从能。言有贤能而入网,即贳遣之。《说文解字注》

用“罢”解释肝有三层含义:“从网”写出了肝的真形状“由筋膜结缀的网”,“有贤能而入网”写出了肝吸收贮藏元阳之气的功能,“即贳遣之”写出了肝的输送阳气疏泄废气的功能。

《康熙字典》“极”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极。【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与医家的“决”同出而异名,都是气,其状如旋涡,总在不停地旋转,其大无方,其小无内,“决”生万物,万物是“决”。

“魂”形声。从云,从鬼,云亦声。“云”本义为“在天空中回旋团聚的气体”,“鬼”指死人。“云”和“鬼”联合起来表示“人死后其体魄中的阳气回旋升天”、“升天的死者阳气”。这里作阳气解。“魂”,阳气也。——《说文》。魂者,气之神,有清有浊。口鼻之所以呼吸者,呼为阳伸,吸为阴屈也。

可见“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可译为肝象“用筋膜结缀的网,是阳气的根源,是阳气的所在。”。

肝内存胆气,如网状纵横交错布满全身,对应的是乙。乙为厥阴之气,为阴木,地下之木为其形,为根系,在下在内。阴在内而被阳包裹。形下而气上,形阴而气阳,形降而气升,与甲木构成一太极,对应人的肝脏是升中的升,对应足厥阴肝经。在自然中负责将地下的阳气输送到地上,营养万物。在人身上负责将体内的阳气输送到全身各处供养“十一脏”同时将废气排出。

肝如树之根,胆如树之本,肝胆互为表里,负责从体内吸收营养,存储营养并供养全身,肝胆主升,灵苗万年,塑造形体。道教《内经图》用几棵柳树来象征肝胆。心与小肠象征太阳,脾与胃象征大地,肾与膀胱象征水。肺与大肠是颠倒的柳树,种在虚空中,肺如树之根,大肠如树之本,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负责从体外吸收营养,存储营养并供养全身,肺与大肠主降,铁牛耕地,提供动力。治病、养生、医命如植树,肝胆为根本。《黄帝內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论述了人体的起源。胆气是人身的阳气之精,来源于天,是“玄”。中医的肝肾同源中的“源”也是“玄”,也是天上的阳气。不仅仅肝肾同源,凡十一脏皆同源,对于人体而言,各部同源,对于自然而言则万物同源。“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肝胆互为表里,所以治病、养生、医命以肝胆为根本。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是万物之灵,所以气也是人的本原。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算命用的是阴阳五行,人与自然互动的是阴阳五行。命运中的大难疾病也来自阴阳五行,所以解难治病也要用阴阳五行,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阴阳是宇宙之中的规律,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毀灭的根本。对于人体来说,它是一切活动的根基。治病必须以阴阳为根本去调理。阴阳五行是宇宙的规律。”阴阳五行就是运动的气,所以最好的运动是气的运动,太极拳是典型的气的运动,打的是“决”,是“旋转的气”,得道的太极运动可以治病、养生、医命。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武术拳种,是著名的内家拳派之一,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从先辈王宗岳十三式歌:“腹内松净气腾然,意气君来骨肉臣。”一句可看出,太极拳以练意气为主,练骨肉为辅。太极拳运动,意气结合,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和经络,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的阴阳趋向平衡。

中医重气,但并不轻形,肝心睥肺肾各有各的形。肝形为“将军之官”,为“罢”。也就是为筋,为“用筋膜结缀的网”。《修真图》中的描述是:“肝神,形如青龙,象如悬匏。小(少)近心,左三叶,右四叶,胆附短叶下,神名龙烟,字含明,重四斤四两。肝为心母,为肾子。肝中有三魂,名曰:爽灵、胎(台)光、幽精,目为之官,左目为甲,右目为乙。男子至六十,肝炁衰,肝叶薄,胆渐减,目即昏。在形为筋,肝脉合于(木),魂之脏也。于液为泪,肾邪入肝,故多泪。胆为肝之腑,胆与肝合也。”。《黄帝内经》的描述是:“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中医的整体观决定了中医对肝形的描述更全面,更完整:纵横交错布满全身的如网状的筋膜是肝的真形。在中医的眼中,肝脏只是肝的一小部分,肝脏也由肝心睥肺肾共同构成,只有筋膜部分才是肝,中医的整体观决定了中医治病必须五脏同治,由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肝胆互为表里,所以治病、养生、医命以肝胆为根本。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天之五气和地之五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天以风、暑、湿、燥、寒五气养人,地以酸、辛、甘、苦、咸五味养人。五气由鼻入于肺心而达于五脏,上使五色修洁分明,音声彰著;五味由口入于胃肠以充养五脏,五脏之气和调则津液化生,从而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亦随之而旺盛。”

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建筑的择地、方位、颜色等布局考虑的是环境对人的长期性的影响,以天之五气为主。人是万物之灵,由阴阳五行构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指的就是“阴阳”,包含天之五气和地之五味。我们的先人用天干地支来纪时,同时天干地支也包含着阴阳的多少,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大体上可算出一个人的阴阳情况。进而算出一个人的全部情况。我们的先人用四柱来体现。阴阳的变化用运程来表现。在远古时代,中医就运用天干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比如说肝病甚于庚辛问真八字排盘,愈于丙丁;肺病甚于丙丁,愈于壬癸;脾病甚于甲乙,愈于庚辛;心病甚于壬癸,愈于戊已;肾病甚于戊已,愈于甲乙等。在唐朝的时候,又发展为以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为预测事物趋势与结果的专用工具,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四柱”预测术,“四柱”算命是其中的一种。经过宋朝、明朝、清朝的不断发展,“四柱”预测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以天干地支为工具平台的预测方法。干支的真正作用,是用来记载天之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气,地之五味:酸、辛、甘、苦、咸五味化五气的运动变化情况,准确地忠实地记载天上和地上五行之气运行的盛衰状态和规律特点。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质特色中,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它表明天上的五行之气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的五行性质特色中,寅卯携带着风气,已午携带火气,申酉携带燥气,亥子携带寒气,辰戌丑未携带湿气,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气有着另外的一种既遵循五行相生规律,但又不完全遵循五行相生规律运行的模式。六十“甲子”的原本意义也不是用来记载时间,而是用来记载在特定时间内天上五行之气的状态与地上五行之气状态的,比如六十年的天干地支,它记载的是每一年当中,主宰天上的五行之气的性质是什么,地上五行之气的性质是什么,每月,每天,每时的干支,也是记载着当时的天气性质和地气性质,天地的五行之气不但对地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力,而且对地球上一切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只要把握天地五行之气的运行状态,一方面可以用来分析未来环境气候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环境对生命体的影响趋势,能够预测未来的环境趋势,能够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这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正常情况下阴阳的变化以天之五气为主,地之五味由口入于胃肠化五气充养五脏,起辅助作用。但地之五味立竿见影,见效快。饮食对人的影响很大。所以掌管饮食的灶公香火旺盛。祭灶公就是献上水果、灶糖,意在让灶神吃了这些甜美的食品后,在玉帝面前为这家人多说好话。灶神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调和鼎鼐神仙府,燮理阴阳宰相家”的对联,表达了人们期望灶公在玉帝前美言并保佑全家老小平安的意愿。这是表面的迷信,其真正的两层含义是:其一,饮食要有好心态,多做好事才有好心态。其二,饮食要根据自己的八字调理好阴阳。“治病必求于本”,“病”有身体的,也有运程的。都是“阴阳”失和,最高明的是治未病,是防患于未然,(有身体的,也有运程的)。是用择地、方位、颜色等布局,利用天之五气潜移默化。其次是用饮食来调理阴阳。饮食中五行偏性最大的莫过于中药,用中药的阴阳偏性来纠正身体阴阳的偏性,其中,调运程的是医命,调身体的是医病。这是地之五味的具体运用。如:

例1;

出身地点:闽清

国际易经网八字排盘系统

性别:男阳历:1962年2月4日

20时12分阴历:辛丑年(壁上土)十二月三十日戌时劫财劫财日元劫财乾造:壬寅壬寅癸酉壬戌(戌亥空)戊正官戊正官辛偏印辛偏印丙正财丙正财丁偏财甲伤官甲伤官戊正官神煞:金舆贵人金舆贵人将星华盖劫煞劫煞文昌贵人文昌贵人立春:公历1962年2月4日

15时18分惊蛰:公历1962年3月6日

9时30分起运:命主于出生后9年10个月又6天12小时起运交运:命主于公历1971年12月11日

8时交运比肩伤官食神正财偏财正官偏官正印大运: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09岁19岁29岁39岁49岁59岁69岁79岁始于:流年:辛亥辛酉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壬子壬戌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癸丑癸亥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甲寅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子乙卯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乙丑丙辰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丙寅丁巳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丁卯戊午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戊辰己未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己巳庚申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庚午止于:

命主生于1962年2月4日

20时,该年立春公历1962年2月4日

15时18分。立春后3个小时42分出生。年月的干支阴阳要以节前为主,则年为辛丑,月也为辛丑。此八字为金寒水冷,肾阴太过,肾阳不足,寅中甲木初萌,胆气不足。命主糖尿病,痔疮,易上火,常喝凉药。2008年开方如下

生地30g,黄芪20g,黄连6g,肉桂2g,炙甘草12g,炒白术15g,茯苓15g,赤芍15g,白芍15g,麦冬12g,当归12g,远志12,乌梅30g

生地30g以顺心肾之阴;以黄连6g清心除烦,去心之虚火;以肉桂2~3g引火归元;赤芍及白芍清敛肝阴,补心之母、济肾之子;当归养血活血,茯苓、炒白术去湿健脾安神,乌梅补肝胆之气,黄芪补元气,远志交通心肾,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于阴中补阳(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作者:王冬云肖艳王红2005-9-21

)。从而达到水生木,木生火,五行流转,阴阳平衡的目的。

2008年命主连服一个月。面色红润,精神良好。嘱其每年立春后连服十多天,平时酌情服药,6年来血糖基本上控制在7以内。痔疮也基本上没发作。

例 2

姓名:罗某出生地:福建闽清

公历:1949年09月22日15时00分农历:己丑牛年(霹雳火)八月初一申时

虚岁:命主今年66岁

白露:公历1949年09月08日07时55分国际易经网八字排盘系统

寒露:公历1949年10月08日23时12分

偏财偏印日柱劫财

坤造:己癸乙甲

丑酉卯申空亡(子丑)

己偏财辛偏官乙比肩戊正财

辛偏官庚正官

癸偏印壬正印

[霹雳火][剑锋金][大溪水][泉中水]

神煞:

[年干]太极贵人学堂金舆

太极贵人天厨贵人天乙贵人

太极贵人

文昌贵人

[年支]将星灾煞亡神

元辰

[月支]天医

[日干]福星贵人禄神天乙贵人

[日支]空亡劫煞

起运:命主于出生后5年5个月又11天0小时起运

交运:命主于公历1955年03月01日08时20分交运

墓死病衰帝旺临官冠带沐浴

[山头火][山头火][涧下水][涧下水][城头土][城头土][白腊金][白腊金]

劫财比肩伤官食神正财偏财正官偏官大运: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

实岁:06岁 16岁26岁36岁46岁56岁66岁76岁

始于:

流年:乙未乙巳乙卯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

丙申丙午丙辰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

丁酉丁未丁巳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

戊戌戊申戊午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

己亥己酉己未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

庚子庚戌庚申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

辛丑辛亥辛酉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

壬寅壬子壬戌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

癸卯癸丑癸亥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

甲辰甲寅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止于:

胎元:甲子[海中金]

命宫:丙子[涧下水]

乙木生于酉月,丑申助金,金旺克木,癸水通关,初期运行北方水运,金水相生,相安无事,卯运东方木运,卯木得援兵,企图一战,奈酉金得令,得助问真八字排盘宝,势不可挡,卯木战败,肝受伤,纵横交错布满全身的如网状的筋膜受损,四肢受血不足引起重症饥无力,根据以上分析开方如下:

乌梅红参续断生地花粉络石藤白芷柴胡红花白芍升麻半夏枇杷叶鸡血藤川贝

乌梅、红参、续断、络石藤、柴胡、白芍、鸡血藤,都在补肝胆之气,在种树。生地补肾阴,为肝胆之树浇水。花粉、白芷在培土,枇杷叶、川贝补肺润叶,红花、升麻、半夏运转太极。患者断续服药两个月,走路明显正常,能干些轻体力活。

《素问·五脏生成》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炁”、“血”、“形”是人体存在的三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这三态共生共荣,气态生液态并內在于液态中,液态生固态并内在干固态中,归根结底气生万物,胆为元始之气,所以“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眼能视,足能步,掌能握,指能摄的前提是受血。气生血,气足则血旺。乌梅、红参、续断、络石藤、柴胡、白芍、鸡血藤大队补肝胆之气的药物大补肝胆之气,气足血旺则肝形成,编织了纵横交错布满全身的网。患者服药初期,频繁放屁,腹胀,这是太极运转趋盛的好现象,继而出现拉肚子的现象,一天拉3到4次,但精神良好,无疲惫感,这是在排毒,''排’’是将''非’’拉掉,不好的东西排掉,不影响正气,笔者曾一天''排’’了二十多次,当晚睡得特别舒暢,次日照常打太极拳,而且更加神清气爽。拉是'立’’字旁,立沒了当然站不住,病理性的拉肚子,3到5次就很难受,甚至有脱水的危险,这是伤了正气的缘故。

可见“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译为“肝是内存胆气的筋膜,纵横交错布满全身的网由筋膜结缀。”有着临床指导意义,是可信的。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