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科学原理_梅花易数属于那种学术_梅花易数研究精要

梅花易数的传承,在元代以前,未有专书行之于世,民间记载亦无流传涉及方法的支言片语,及至于明,始有抄本流传,其后在明大内馆藏数术书籍中,始列《先天观梅数》一册,《观梅数》一册,以是知《梅花易数》之始行于世,当自于元末明初。明季本所著《周易四同别录》所录《梅花数》邵康节占验,与今本所传全同,其在编末评议:“今按《梅花数》本非邵子所作,故宋末儒者皆不及,虽非出于邵子,然亦京管之遗”,所论亦为中肯。然《梅花易数》既为“京管之遗”,为何在近千年的时间内,史无记载呢?其传承中梅花易数属于那种学术,由汉易象学转变而为梅花易数,其中间的演变过程又是哪种术法呢?如果要研究《梅花易数》数法的源流,就要找到这个中间缺失的过程。

“易象占”体系,上承西汉易学,下及梅花易占,而其中常多外界传承中未公开的秘诀与法窍,其中隐藏着“汉易象学”演变至于《梅花易数》所隐藏与流变的过程,从传承脉络上讲,正是解开《梅花易数》术法之迷的钥匙。

西汉易学象数之学中的变占之法,实际就隐藏在易象占之中,因此梅花易数属于那种学术,西汉象占之学,其演变的后期即为《梅花易数》,但《梅花易数》中的钥匙被人为的隐藏,最终造成整体的占断思路松散,没有整体的过程,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梅花易数》的占法是瘫着的一团,没有主心骨儿。

梅花易数研究精要_梅花易数属于那种学术_梅花易数科学原理

(一)金口透易▪梅花占

在宗门内传的金口诀数术体系中,《金口透易》是属于宗门八法中杂法里的一法,而《金口透易▪梅花占》则是《金口透易》中“易象占”的内容。天心混元宗秘传金口诀“宗门八法”中“端法”里的正、转、进、退四课法,“传法”中的初传法,以及“杂法”中的“天地贵神”与“金口透易”,在秘传金口诀的“宗门八法”体系中,杂法是金口诀向其它数术演化与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占测方法,其中保留了很多其它数术门类中的钥匙口诀,《金口透易》便是金口诀与易学相融合的产物,从方法上推导,如果把《金口透易•梅花占》中的钥匙口诀去掉,便会很容易形成现在流传的《梅花易数》。

《金口透易•易象占》是一门基于金口诀与汉代易象占之上的具有独立系统的数术门类,其中涵盖了金口诀与易象占两个方面的方法,要想学好这门数术,易学与金口诀都要有一定的基础,而《金口透易•易象占》中的变占法则,又是现在外界没有接触过的独立法门,从《金口透易•易象占》本身来看,其系统也很完整,完全可以单独应用,其占断体系较之现在流传的《梅花易数》结构要完整得多。

中国术数文化,源远流长,门类众多,汉以前在文化传承中是大宗之学,西汉刘歆著《七略》,《诸子略》中的阴阳,《兵书略》中的兵阴阳,《数术略》中的天文、历谱、五行、蓍筮、杂占、刑法,《方技略》中的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皆属术数范畴。《汉书•艺文志》存《七略》书目,所录计总计二百六十三家,三千三百五十一篇附图十卷。在西汉藏书中也属洋洋大观。数术之学涉及天文、历术、算术、地理、物候、兵法、医药、养生、房中诸学,从大的方面讲基本涵盖了中国上古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可以讲,传统文化中对宇宙的认识,对技术的把握,对规律的探索,大部分都保存在古术数之学中。从小的范围看,《汉书•艺文志•数术略》中所列的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基本上涵盖了今天我们日常所见的术数门类。

比较汉代数术门类与现代数术门类的关系,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其中融合与演化的脉络,现代流行的星命、紫薇、四柱之术,《艺文志》无载,为晚出之学,其中星命、紫薇与星占之学有关,四柱的产生与六壬术有关,汉代数术之学中占重要地位的星命、龟卜之术,至现代或近于失传,或流于变异,反而今不如古。

实际上汉代以前以至于三代,数术之学的变异与融合也一直在发生。所谓“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略窥其要”,数术是通天人之学,各国有各国的学问,国与国之间则是信息封锁,周欲以代商,先要在丰邑立灵台,证明自己有通天之德,周代商后,国家主体文化中的通天之学则倾向于周官方的筮法,但由传承的史料来看,商代的官方卜法,准确率更高,武王问道于箕子,作《洪范》一文,其《稽疑》一文就有很清晰的说明。

梅花易数研究精要_梅花易数属于那种学术_梅花易数科学原理

可知直至于春秋,从意识形态的认识上,龟卜之法仍优于筮法,但筮法为周的官方之学,文王演《易》,周公作辞,筮不如卜,官方不能这样讲,但卜筮之学是类似于技术的学问,讲究的还是有效性,因此,后期的筮法预测体系中,就掺杂进很多卜法的东西,这个融合的过程,就形成了后期的式法,在流传至今的式法种类中,奇门与太乙的式盘基础是九宫占,但预测体系是筮法与五行干支的融合,在现在大家的普遍认识中,认为六壬术是地支之学,是地支十二宫,但实际上现在流传的大六壬术,同样也是十干十二支与八宫文化融合的产物。数术体系中的相互交错与融合,不只是体现在式法上面,实际上,自春秋以降,这种交错与融合,一直未曾停止过,这种情况的发生,有点象进化论或混沌学原理中基于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而形成的“分形”,这个过程中,即有基于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传统的不断演化,也有两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传统的不断交错,这两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术传统,就是以卜法为代表的“在方”的预测体系与以筮法为代表的“在时”的预测体系,这两个体系中,“在方”的体系是以空间为基准点的方法,“在时”的体系是以时间为基准点的方法,在汉代以后的数术传承中,以周文化传统为基础的“在时”的数术体系一直处于显学的位置,而“在方”的学术则一直处于“隐”的位置,但在很多“在时”的法门中,我们能够看到借用“在方”的数术的痕迹,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儒家与道家的关系,中华文化的传统,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儒家为显,以道家为隐,但隐的一方,形成了中华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在现存的数术门类中,由京氏易演变而来的六爻卦与由汉易象学术递演而成的梅花易数,由传统上溯,皆当为筮法系统的“在时”之学,但六爻卦的以金钱代筮与梅花易数的端法占卦,实际上已经将其体系由重时重数的方法转变为重方重兆的法门,而重方重兆的法门正是“在方”学术体系的重要特征。(以上节选自杨璞玄著《金口透易•梅花占》)

如有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六爻纳甲、阴阳风水、四柱命理、道家养生功法、中医养生等方面的咨询,请扫描上面二维码或添加微信进行交流。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