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预测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详述

六爻是一种预测方法,民间叫六爻卦法或者金钱卦,正宗叫法是纳甲筮法,或者称为火珠林法。它是由易经的八卦,六十四卦模型演变而来的一种术数法门,它的预测范围可以很广,预测条目可以很细,使用时间也很长。

最早还是采用蓍草占卜法,即大衍筮法,取50颗蓍草的茎用于演算,这种方法记载在易经篇章里,应该是成型与汉代之前,但是这种方法很繁琐,浪费时间,排一个卦出来要很久,不过蓍草占算是将易数用于建模的很原始的易占方法了,我们之前说过蓍草占的原理,见帖子:占蓍。

由于方法的复杂,所以后人自然会想到要简化占卜的模型,这就产生了“以钱代蓍”,蓍草占里只是融入了八卦模型和易数节点,并没有扩展干支和八卦排法,于是后人就开始想办法让这个简化的模型丰富起来,这就是汉代京房的功劳了。

无论京房的易数是否有传承,但是他开创性地将八卦分八宫,将八卦配干支,将六爻配上六亲……四库全书子部也在京房易传序言中提到:其以八卦分八宫,每宫一纯卦统七变卦,而注其世应飞伏游魂,进退游归魂诸列。下卷首论圣人作易揲蓍布卦;次论纳甲法;次论二十四气候配卦,与夫天地人鬼四易,父母兄弟妻财官鬼等爻;龙德虎形天官地官与五行生死所寓之类。盖后来钱卜之法实出于此。故项安世谓:以京易考之,世所传火珠林即其遗法,其以三钱掷之,两背一面为拆,两面一背为单,俱面为交,俱背为重,将理数象占紧密结合。

所以京房算是纳甲筮法的鼻祖,而公认的《火珠林》也起源于京房的纳甲体系。我们之前论述过纳甲的易数原理,见帖子:纳甲模型原理(象数理),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纳甲将八卦与天干和地支进行配对,本质上除了从易数上补八卦的周期差,使得“易与天地准”,模型无误差,另外也是将八卦内的爻配上干支从而进行易象的丰富,更好地对事物做出预测。由爻的干支(六爻用支),我们就可以很形象地做出强弱旺衰的对比,形象地做出生克制化刑墓的判断,同时因为时间体系也是六十甲子体系,所以必定要使得八卦结合干支才行,必定要纳甲,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纳甲的重要性。

自从京房易学在西汉出现以后,数千年来流传不衰,历代都有学者对此术进行研究、充实、修正、提高,其著作层出不穷。如晋代的《洞林》、唐宋时的《火珠林》、明代时的《断易天机》、《卜筮元龟》、《易林补遗》、《易冒》、《卜筮全书》,以及前清的《易隐》,乾嘉之后的《增删卜易》与《卜筮正宗》。

但有一点要清楚,到了《火珠林》时,六爻的模型已经完善,整体模型已经不再变动了(先忽略后世的新派自创模型增减符号的做法),其后的朝代基本都是围绕着“论法”展开,或添加完善,或修改补充等,什么叫“论法”,我们知道命理有论命方法,六爻这些占卜的法门自然也要扩充占卜的步骤和方法,本质上是由哪些环节引发联想,引发灵机,仅此而已。

我们来看看后世的“论法”是怎么发展和变化的:

西汉时,将阴阳五行日月星辰纳入卦中,用数学积算(卦气说:梦喜)的模式推断灾祥。其易学体系共纳阴阳五行、干支、卦变、世应、六亲、星宿、节气、五星、建候、消息、飞伏、积算于其中,天地人三才合一,为当时主要方法。可以看到此时有融入星占,因为本身京房最早就是星官。

到了东汉,有《易纬》,到了南北朝,这时候分为两派,一派主研纳甲体系,一派主研卦气说(梦喜的卦气说)。可以发现什么?一派是朝着后世的六爻方法探究和延伸,一派是想一直深入八卦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当中去。无对无错,不同思路,不同渠道而已。

到了五代末年,宋始,《火柱林》问世。相传是陈抟老祖的师傅麻衣道人所着,《火柱林》的理论继承发扬了京房的纳甲筮法,是后世诸多六爻书籍参考依据。基本到这里六爻的整体模型就没怎么变动了。《火柱林》法于现代的方法其实还是有所不同,主要是取用神以及推断步骤,我们知道取用神在现代无论是在六爻中,还是其它占卜方法中,还是在命理中都比较重要,不是说古代不重要,只是侧重不同。《火珠林》开篇的六亲根源节中即言:卦定根源,六亲为主;爻究旁通,五行而取。卦定八宫,本宫为主,乃是根源,由此本宫而衍生演变出其它七卦,其它七卦之下也各伏本宫之六亲爻,故其取用神用本宫,断吉凶也用本宫,这一点就与现代不同。而按照我的实践经验,我是从来不把方法定死的,这样只会限制住自己的思维,所以我是认同现代的灵活取用神法。还有《火柱林》除了主卦,其它七卦之下也各伏本宫之六亲爻。而现代是基本只以主卦定六亲,这点上,我赞同《火珠林》的取法,灵活。

六亲爻变与六亲爻化的区别_六爻变出的六亲怎么排_六爻六亲排布图

到了宋代,我们知道宋代是“易数”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也有很多的易占方法诞生,比如邵雍这位易学大家,《梅花易》也是借用了六爻的壳。邵雍深知易占原理,他即没有偏向卦气论,也没有完全偏向易数,更没有在易占方法和易理上纠缠不清,邵雍的代表作有《黄极经》。

到了明代,这是易占方法演变最多的朝代之一(还有清代)。这个时候的易学大家有刘基,姚广孝,张星元等,刘基著有《黄金策》,张星元在《火柱林》、《黄金策》基础上发扬继承,著有《易林补遗》。《黄金策》也是后世除了《火柱林》外的重要参考书籍。

到了清代及其后,关于六爻的著作就有很多了六爻变出的六亲怎么排,比如:《易冒》、《增删补易》、《卜筮正宗》、《易隐》以及民国的《周易尚氏学》等等,《火柱林》之后的这些著作只能算是方法的延伸期,侧重期,模型并无变化,我们来看看是怎么侧重的。有人认为《增删补易》重理不重像,不注重世身卦身和神煞的用法,五行的生克讲得很细致,但忽略了六爻取象环节,而《增删补易》也大篇幅反驳《易冒》的断法,而《易隐》被认为是重象不重理,与《增删补易》反着来。又有其它人对这些书持有不同看法,这个看个人境界定,不能一概而论。

按照我的理解,自从《火柱林》后六爻的模型固定后,其它的书籍无非是断卦步骤的不同,方法侧重点不同,无论是采用这些书籍中那些理论,都可以找出来现实中适用(断准)和不适用(断不准)的案例,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自己试试,而我一向是不拘泥于哪种方法的,谁最先想到就用哪种,哪个步骤引发了我的灵感,我就顺着这个步骤深入下去。

现代也衍生出了很多的六爻门派,看这个帖子:六爻的派别。看到帖子中“易隐派”已经在开始动模型了,因为如果按照现有的六爻结构和框架,不动模型,不增加符号是难以算长周期和终身卦的,因为你利用现有的卦,你引发不了终身(数十年)的联想,假如仅仅是把爻内的六数简单地划定年份,那远远不够,虽然我不知道这派有没有增加六爻的结构以及符号,但是如果让我来为六爻分配的话,应该能分配不少长周期节点,只是没有必要,四柱命理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画蛇添足。

六爻纳甲法的发展周期大致如此,其占断准确程度与方法无关,而无人有关,因人而异。六爻内的符号,无论是卦爻本身,还是六兽,干支,皆可以无限扩展六爻变出的六亲怎么排,无限延伸,只要思路不被限制,六爻的信息同样可断终身,命理偏重规律的分析,占卜偏重“应期”的测算,而无论哪种易占,最后都归于干支的寻象。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