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呼运廷

我们继续讨论易经发生史上的第二卦大过卦。

大过卦讲发生了大洪水。雨季已经过去了,华胥氏带领伏羲、女娲盖起了新的岩居式房子。

雨季已经过去了,一场造成一个洪荒时代的暴雨却突然降临。

华胥氏洪荒不是大禹治水那场洪荒,大禹治水那场洪荒与西方诺亚方舟那场洪荒时代相近,华胥氏洪荒也就是‬易经大过卦中记载的洪荒,时间要早得多,大约是一万年前左右,与大禹治水洪荒相差约六千年左右。

大禹治水洪荒或说诺亚方舟洪荒六千年之后,是不是‬还‬会有另一场大洪荒来临?已经过去四千多年了,还差两千年左右时间。这是一个预言。用类似邵雍《皇极经世》的加倍法和积数法,即逢六为坎卦。

大过卦讲华胥氏与伏羲之间关于历法知识的传承以及‬伏羲与女娲之间关于易经知识的传承。历法知识与易经知识,二者虽有不同,但依然可以说,易经八卦的创立发端于节气历法制订,或直接讲,易经起源于历法。

大过卦不是讲老男人娶小媳妇,老妇人嫁小男人这种不适宜的婚姻。

典籍中有关历法记载。

《尚书虞书尧典》: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厄,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易经起源于伏羲,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纪史之书,但‬书中伪‬的成分不少‬,有人用晋代出土的《竹书纪年》来证明《尚书》之伪,实际上,《竹书纪年》也有‬同样问题‬。

“历象日月星辰,寅宾出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黄帝之后三千年,直至尧舜禹以致夏代早期,“观日月星辰,定四时成岁”的事项与权利,完全掌握在西王母部落手中,只有山西陶寺观象台大型工程有观日‬月星辰的工具,易经观卦讲述黄帝在晋这个地方为观察一年四季日出日落建造了观象台,观卦中还详细记述了观象仪式。

而‬部落方国,即便是一统的王,也只有等待西王母颁授历法,即颁授天命。因此说,“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等,只能是分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别去到嵎夷曰暘谷等地方宣布历法,而不是去制订历法。况且制订历法的历法史上,从来都只是在疆域内选取一个中心位置作观察点观察日影长短,从来没有选取远致边疆四方去观察日月星辰的行为。到边疆四夷去确定季节,如到幽州去确定冬季的到来,会与中原冬季的到来错置一个节气。鸟兽春天孳尾、夏天希革、秋天毛毨、冬天鹬毛,分明是把伏羲、女娲观察候鸟的传说遗存也用上了,然而《尚书》中观察鸟兽,大约观察的是乌鸦、喜鹊、麻雀之类冬天也在北方过冬的鸟类,不是观察候鸟。

《仪礼乡饮酒礼》贾公彦疏:“周谓之十二月即夏之十月,农功毕而蜡祭。”夏代正月为寅月,商代正月为丑月,周代正月为子月,秦代正月为亥月。周谓之十二月即亥月,夏代十月为亥月。被贾公彦误认为“周谓之十二月即夏之十月”,实际上只是月份使用的地支名称不同,不存在四季节气不同。正如《礼记》“播五行于四时……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中孔颖达疏:“不用秦正而用夏时者,以夏数得天正,故用之也。周礼虽以建子为正,其祭祀田猎亦用夏正。”

《春秋繁露》:“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一气、阴阳、四时、五行。早在《春秋繁露》中,就已经不知道五行由十天干相合而来,而不是四个季节为木、火、金、水四行,每个节气的第一个月份都划为五行土。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颁夏时于邦国。”同样,帝禹没有确认夏时的方法,也没有颁夏时的权利,尧舜禹三代都是从西王母天国获得颁授的历法,然后再传达于各部落方国。西王母天国颁授历法,即颁授天命。

《左传》:“火(星)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夏朝初期,西王母天国还存在,历法尚由西王母天国颁授。实际上,自尧舜至大禹,都不是被西王母天国认定的奉天承运大一统之王,于是中断了历法颁授,于是有了尧到夏后启四代之间两次大的历法错乱,两次遣羿“射日”纠正历法。所谓“夏数得天”,只能是说尧帝时期和夏后启时期的历法,还曾经是西王母天国纠正过的历法。

商部落先公先王时期,王亥、王恒时期,对应夏朝是夏少康复国时期,商部落自以为从西王母天国得到了易经,就‬有了独占易经的想法,灭掉西王母天国是王亥之子上甲微干的。没有了西王母天国,就再也没有人颁布历法。商部落先公先王王亥之后,从上甲微开始,直到商汤立国,殷纣王灭国,之所以都用干支为名,起到的实际作用是每一代人不断地复述干支纪年顺序,不至于混乱,不至于到哪一代忘记。这或许是灭掉西王母天国后最不得已也最有效的办法。

这是中国上古历法简史,上古时期关于历法的争霸史。

《论语》孔子曰:“行夏之时。”孔子主张推行夏历。

《礼记》与《孔子家语》记孔子周游列国在杞宋得到“乾坤之义,夏时之等”。孔子:“吾得夏时焉……吾得《坤乾》焉。”郑玄注:“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得殷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

《孔丛子辩物》载子思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三统之义,夏得其正,是以夫子云。”

《孔子家语辩物》:“于夏十月,火既没矣,今火见,再失闰也。”

上博楚简《中弓》:“山有崩,川有竭,日月星辰犹差。”

帛书周易孔子易传中有一篇《要》:“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先后尽称也,故要之以上下。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

孔子《易传》讲到:“治历明时。”讲历法的作用就是纪时。

《史记夏本纪》:“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

《史记》:“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熟万物也。”“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易经起源于伏羲,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

《汉书·律历志》张晏注:“言历者以夏时,故周十二月,夏十月也。”

隋《五行大义》:“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轩辕之时,大挠之所制也。”

宋《玉海》:“五常之形气出于律历之数。”

《论衡》:“日十而辰十二,日辰相配故甲与子连。”

《汉书》“十二辰立矣,十日行矣。”李奇注:“合于十日,从甲至癸。”高诱注:“《吕氏春秋》曰,日,从甲至癸也。”

《左传》孔颖达疏:“日谓十,曰从甲至癸也。”

《左传哀公十二年》:“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

夏代以寅月为正月,商代以丑月为正月,周代以子月为正月,秦代以亥为正月,所谓建寅,建丑,建子,建亥。实际上,中国历法始终使用夏历,一些朝代参以观日月星辰给与纠错。《吕览十二纪》言“皆夏历也”。

汉武帝元封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历纪坏废,宜改正塑”,以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甲子塑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岁在子,遂改用太初历,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以建寅为岁首。王莽摄政,于公元元年(汉平帝元年)为元始元年,此时与我们现在使用的阳历历法最为接近。王莽攥汉后改用殷历,以丑为正月。其后魏明帝、武则天等先后改塑,皆未久,仍用夏历。

时至今日,我们在农历上依然是以建寅为岁首。

中国古代历法错乱事件:

第一次:华胥氏初创历法的失败。大洪水时期。

典籍中有关于华胥氏与大洪水的记载,没有关于华胥氏初创历法的记载。典籍中有伏羲初创易经八卦的记载,没有任何关于伏羲为什么要创造易经八卦,伏羲创造易经八卦的原因是什么,动机是什么,没有任何记载。似乎不需要。一句“一画开天”就行了。似乎人们很愿意接受伏羲不是一个有血肉之躯的活生生的人而是神的论调,人们甚至愿意接受伏羲是外星人来到了地球的说法,愿意接受易经八卦就是伏羲这个外星人把外星系的文明带到了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说法。于是今天不时地有人要用周易解释宇宙,破译宇宙的形成,说是周易本身已经有的知识,只是人类读不懂,还没有最终破译周易。事实上没有这么玄,也不是这个玄法,更不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谓“玄之又玄”的玄法。

易经大过卦告诉我们的是,华胥氏是第一个创造历法的人,她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有心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是观察、记录、归纳植物荣枯、花开花落的方法。华胥氏失败了。“杨柳吐絮时节”,意思是这是华胥氏所制订的早春节气,然而这个早春时节却发生了通常是盛夏之后才会发生的大洪水。

伏羲继承母亲华胥氏制订历法的事业,但他没有沿着华胥氏的路子走下去,他把目光由树木花开花落身上转移到了候鸟身上。我们应该说,人类第一个从事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的人,就是中国人,就是伏羲,那是在一万年前左右的时间。

西方人在现代也研究候鸟,成就巨大,形成了系统的生物学科学体系以及衍生科学体系,甚至从大雁身上研究出了物理。他们使用现代化设备,现代化科技手段,研究禽鸟眼睛构成,翅膀羽翼构成等。

伏羲呢,原始社会,原始人,原始设备,他只能在自己身上插满羽毛,装扮成候鸟,接近候鸟,扒到候鸟群中去观察,伏羲的“伏”字,不就是扒下吗,伏羲的“羲”字就是头上插有翎毛。伏羲观察到的不只是摄像头记录下的候鸟的吃喝拉撒、飞起飞落、飞去飞回,他用心灵去观察,用大脑去归纳,用身体去感悟,用智慧去发现。他观察到了候鸟鸿雁的社会组织结构,观察到了鸿雁如何保证族群族类数万万年不灭绝的事实与其方法,观察到了候鸟鸿雁保障生活富裕的取财之术,观察到了候鸟鸿雁中的雁王如何万岁万岁万万岁为王的事实与方法。不是吗,大雁中的雁王,一千年前、一万年前,甚至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年前,他们的雁王始终是属于一个家族。伏羲观察到了鸿雁中的政治学、经济学、繁衍学(人口学)、族类学(人类学),伏羲观察到了鸿雁历法,观察到了鸿雁的气候学,观察到了鸿雁如何运用地理风水能量……伏羲将这些记录下来,归纳下来,整理下来,给予创作,于是有了周易。

伏羲观察候鸟的对象是某一个固定的雁群,这个雁群就栖居在他的住地‬附近,每年就有了两个固定的时日来确认和考证节气,用大雁飞走的时间确认白露,用大雁飞回的时间确认惊蛰。伏羲发明的候鸟历法,是‬易‬的‬根本‬起源‬。在伏羲‬观鸟‬创易的‬‬那个‬时期‬,易‬与测日影、观星象毫无关系。

伏羲伏羲在线阅读_易经起源于伏羲_易经伏羲八卦图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