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易会通的历史

(1) 先秦时代借卦象说病象

《易经》成书以后到《内经》成书以前这一段时间,医与易的会通仅仅表现为用个别卦象说明某些疾病的原因。自从战国时期《易传》成书以后,《易》由迷信转变为理性、由巫术转变为哲学,其“阴阳”、“太极”、“道”、“神”、“数”等范畴及其思维方式、哲学理念对《黄帝内经》尤其是隋唐以后的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周易》与《内经》

在《周易》与《内经》有没有关系的问题上,存在肯定与否定两派不同的观点,肯定派认为两者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周易》对《内经》有重要的影响;否定派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关系。

《周易》一书分为经文和传文,《易经》和《易传》的成书时间并不相同。而近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周易》卦爻辞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产物,因所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均不晚于西周初期,因而成书时间当不晚于西周前期。至于《易传》,多数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时期。而《内经》是战国先秦至西汉的医学总汇,非一人一时所作,但最后的成书是在西汉,有的篇目可能出现在东汉甚至更晚。这样,《易经》、《易传》都比《内经》要早,所以《周易》对《内经》有影响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且《周易》与《内经》共同的基本范畴主要有阴阳、五行、气、神、象、数,等等。这些基本范畴构成了《周易》和《内经》的理论基础。“阴阳”是《周易》的最基本范畴和理论精髓,阴阳范畴集中体现了《周易》的思维方式。《内经》也采用了阴阳思维方式,还把“阴阳”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将“阴阳”视为解释人体生命的最高范畴,人体生理、病理等一切器官、功能、活动、病变都可用“阴阳”加以描述。

同样“五行”是《内经》重要的范畴和理论框架,在帛书本《周易》也提及了“五行”。而通行本《周易》中虽然没有提到,但不能说没有受到“五行”的影响。《内经》中以五行整体划分、类属人体生命及自然万物的思维方法就是“取象”的方法,和《周易》对“阴阳八卦”划分、归类世界的方式一样,也都反映了两者重道轻器、重功能属性轻实体结构的功能性、动态性的思维倾向。

2 阴阳

在古代,人口与粮食一样是财富和力量的象征,对于生殖和性的重视,使得性文化渗透在每一个领域,所以世界各个民族的早期都经历了一个生殖崇拜的阶段。男女交合生育后代,在古人看来是非常神秘的,久而久之,人们就开始用这种现象来解释自然界万物,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一切变化。他们把填看做是男性象征,把田野、河流、大地看成是女阴和女性的象征,天地间万物就是天和地像男女交合那样交感产生的。如《易▪系辞下》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阴和阳最初的意义仅仅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有相对的意义。后来借用阴和阳这连个名词,并结合男女生殖现象创造了一套原始的哲学——阴阳学说。这种原始学说,最早出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用来说明自然界的一切变化现象,例如:“阳气汇合而成为天,阴气凝结而成为地”;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风为阳,雨为阴等等。并且还运用它解释天文、数学等方面的现象。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医学家则把阴阳学说应用到医学上来,用以说明医学上的一切道理。而阴阳之间又有着变化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是指阴阳作为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如春夏阳气上升且盛,抑制了寒凉之气,因而春夏温热;秋冬阴气上升且盛易经文化的认识,抑的制了温热之气,因而秋冬寒冷。

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故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

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又如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和血两者的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

人体的阴津损伤,会累及阳气也伤;阳气损伤,会累及阴津也伤,也是基于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破坏,就会引起“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3)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有消减衰弱之义,长有增加盛大之意。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不是静止或绝对平衡,而是指在一定限度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对平衡。

比如四时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基于这种理论。又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地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

我国古代医学家易经文化的认识,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3 五行

五行,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则是古人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为代表,来归类事物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和推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学说。

根据“五行”的观点,古人认为宇宙自然都是由此五种属性物质所构成,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此五种属性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之结果。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主要在于概括脏腑组织的功能属性,论证五脏系统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并归纳人体与自然界的某些相互关系,特别是阐明人体的整体结构关系,从而指导中医临床之病理分析,以及诊断和治疗。所以,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亦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五行学说在临床医学上又有着很多应用:

(1) 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2) 说明五脏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则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关系。

4 藏象

《周易》有一句名言:“易者,象也;象者也,像也。”这句话意为:《易》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象”字,“象”就是“像”。

“象”有四个含义:一指卦象,就是《周易》创造的卦号符号系统;二指物象,就是万事万物的形象;三指意象,就是经过人为抽象、体悟而提炼出来的意义符号;四指取象,就是以卦象符号比拟万事万物,或从万事万物中推导出卦象符号。这四个含义中前三个意义,都是名词,写作“象”;后一个意义是动词,写作“像”。《易经》思维实际上就是“象思维”。

藏象是一种符号,是一种模型。近代大医恽铁樵说:“《内经》的五脏,非血肉的五脏。”西医讲内脏系统就是指解剖学上的脏器实体,是“血肉的五脏”;中医讲脏腑系统不是指“血肉的五脏”,而是指一种思维模型,这当中虽有实体基础,但更多的是功能组合。中医五脏“心”、“肝”、“脾”、“肺”、“肾”只不过是这五个功能系统的符号、代码。五藏可以统领人体的其他相关功能的器官、组织。

藏象是一个含有哲学和科学双重意义的概念。

作为一种思维模型,藏象反映了取象比类的思维特征,五大功能系统即是五大“象”系统、五大子模型。取象的结果,不仅将人体有关器官、组织、部位按模型进行比拟归类,而且将当时的科学——如天文、历法、物理、气候、物候所认识到的自然现象也按这个模型进行归纳、整合,这样一个藏象系统就成为一个开放的、有序的系统。

“藏象”的确与实体结构有出入,它把实体上不相连的脏器联系在一起。然而它毕竟是以功能相关、属性相关为前提的,并且经过临床的长期使用、长期验证,证明有效,因此不能因为与西医内脏认识不同就加以否定。

藏象学说不仅在今天而且在未来仍有其存在价值,不仅如此,而且它在对生命的某些层面(如精神层面)的认识、对某些疾病(如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治疗等方面还具有超过西医的优势。

我国中医源远流长,民众也十分信任中医。但是继承和发展中医,才是现今最重要的问题。了解中医背后的文化,也许更有利于我们继承与发展中医。并且中医的一些思想还对易、儒、道产生过反影响或产生过修补的作用,如天人观念、阴阳五行说、气学说等。因而重视并发展中医文化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