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利器、记忆的核心——新旧联系

为什么在学习新知识时有些人一看就懂而有的人却一直搞不懂?主要原因在于学习方法问题。

由于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爆炸时代悄然来临,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否则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所以,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是,如何快速记住新知识却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最近我参加了模型树高阶课程的学习。

该课程中讲到记忆的三大核心:组块思维、新旧联系、间隔重复。

上一课我们学了组块思维,这一课我们来学习新旧联系。

一、什么是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旧知识的联系就是指把当前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我们原有旧进行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记忆中,这实际上就是知识的同化。有人将这种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来学习的策略就叫同化学习策略,也叫知识迁移法。

二、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习

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众所周知,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互相学习小知识,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我们如果认识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能对其深刻理解,融会贯通。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保罗·奥苏贝尔(David Pawl , 1918-2008)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就能得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而是需要以旧知识为基础,通过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这是有人类脑神经科学和认识心理学研究成果作支撑。

诺贝尔得主、现代神经科学之父、西班牙神经科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1852-1934)曾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观点,他认为记忆的产生并不需要形成新的神经元,记忆可能是储存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里的。

1949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认知心理生理学的开创者唐纳德•赫布( Hebb,1904-1985)研究认为,“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的持续重复的刺激,可以导致突触传递效能的增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断刺激某些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效能就会增加,比如增加连接的数量,或者加强现有的连接。

学知识的_互相学习小知识_知识学知识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1929 -)研究认为,短时记忆的诞生依赖于突触的暂时性强化,长时记忆的诞生依赖于新突触连接的建立。

人类对脑神经的研究,从19世纪开始,到坎德尔为止,基本上已经确认了记忆的诞生机制,就是新连接的诞生与强化。

后来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其超级畅销书《刻意练习》中引用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神经元的可塑性理论,证明了天才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的,而且还给出了一整套从新手到卓越的方法论。

书本上的知识是如何通过眼睛、电信号、神经递质等过程,最终把信息加工储存在神经连接里面的呢?

从脑神经科学的层面来说,目前我们所知道的答案,只有赫布理论所提出的,多次刺激某些神经元,就能增加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效能,以及坎德尔通过实验发现的,通过多次刺激海兔的神经元,发现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形成了新的连接。也就是说,是重复诞生了长时记忆。

但是,为什么我们背诵诗歌之类有意义的东西,总是比记忆电话号码、单词等孤立的东西容易得多呢?

为什么有的东西需要重复学习多次才能变成长时记忆,而有的东西不需重复就能变成长时记忆呢?比如教科书上的知识需要反复学习,而我们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无需记就能终身难忘,这是为什么呢?

从认知心理学来讲,这其实就涉及到了信息的编码了,不同的信息最终转化成的电信号是不同的,从而最终导致神经突触的强化与形成的效率存在高低差别。

人的大脑是如何完成信息编码的呢?目前我们还不完全清楚,只知道它跟我们大脑内的海马体有关。

海马体(),又名海马回、海马区、大脑海马,海马体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长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

从1950年代起,科学家就已经注意到大脑海马区与记忆间的关系。

海马体对各种信息并非一视同仁:那些跟人的生存有关的、极其重要的信息,它给予特殊待遇,让它们能够尽快形成长时记忆;而那些与人的生存关系不小、不怎么重要的,或者说不致命的信息,就只能通过不断刷脸,刷熟了之后才能获得它的认可和放行,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因此互相学习小知识,什么样的信息是能够海马体认可的重要信息的问题,便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知识的_互相学习小知识_知识学知识

认知心理学把“书本上的知识——大脑中的电信号”的过程抽象为“外部表征——心理表征”的过程,并给它取了一个名字“编码”。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好的编码即能够赋予新知识更多意义的意义编码,才能获得海马体的青睐,促使海马体尽快地把新知识变成长时记忆。

也就是说,记忆不单纯只是一个存储活动,记忆还涉及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这个理解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赋予知识意义的过程。最终,只有当我们深度理解了知识,赋予了知识足够多的意义,才能把这个知识深深地嵌入我们的长时记忆之中。

所以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理解对于记忆的重要性。

理解就是以旧学新,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需要以旧知识为基础,通过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而不能绕过旧知识,直接得到对新知识的理解。

因此,奥苏贝尔说:“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这好理解,比如说,我们读小学时要先学习拼音,再认识汉字、词语,然后才能读课文。如果拼音没有学好,学字词就困难,如果字词认得少,就难以读懂课文。可见,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前面的旧知识作基础,面临新知识时我们就一脸懵逼。

学渣与学霸在学习方法上有个根本区别,那就是:面对新知识时,学渣把它当作孤立知识去死记硬背,而学霸善于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即把新知识跟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习,调动自己所有的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最后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中。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差异,自然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不同。

模型树学习法的发明者兰陵王说得好,“记忆是理解的残留物。”

三、如何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尽管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有利于记忆,但我们的大脑具有模糊性、碎片性,我们仅能检索到部分旧知识,基本上不可能做到每学到一个新知识,就把它跟过去所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根本不可能调动所有的旧知识来理解一个新知识。

因此,我们很难在大脑中对知识进行全面而精确的处理。要想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想充分调动过去所有的旧知识来理解一个新知识,我们有且仅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外接大脑,把心理表征显性化,在外部表征里对知识进行操作。

外接大脑是模型树学习方法的秘密武器之一。我们可以把自己所学知识,全都储存在外接大脑里面,将心理表征的显性化,便于我们种植模型树和对知识模型树进行修剪、调整。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充分调动过去所有的旧知识来理解一个新知识,并把这个新知识纳入到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

外接大脑是如何实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的呢?

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是模型(组块)与模型(组块)之间的联系。

(一)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存量思维

大脑是如何实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的呢?答案就是存量思维,就是把属于同一个模型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我们用这个模型来理解这个知识点,同时也用知识点来理解这个模型,互相理解,彼此促进。

这是第一个步骤,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们通过“模型+存量思维”来体现。

(二)模型与模型的联系:结构思维

模型之间的联系用什么来呈现呢?答案是结构思维,就是用结构去理清所有模型之间的关系,最终我们就可以用模型来理解模型,用结构来理解模型。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结构来把模型联系起来呢?

我们会用到两种结构,一种是网状结构,就是最近很火的双链笔记;一种是树状结构,这是我们的核心结构。

具体来说就是,在领域内我们用到的结构是树状结构,每个领域都用树状结构来呈现;但同一个模型可以被用到多个领域,这个时候就会用到网状结构。

这样,我们就把所有的知识织成了一张大网,以后任何新知识进来,我们都能调动所有的旧知识去理解这个新知识,并把它纳入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这就是结构思维的强大之处。

关于存量思维和结构思维,是我们模型树高阶课后面要学习的内容,这里只是简单地提一下。

(模型树高阶课学员 唐心空)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