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字 关注公众号 了解吉县的风土人情

重游皇城相府之感慨

皇城相府建筑风水文化介绍_皇城相府的建筑_皇城相府讲解

(图片来自网络)

2018年,毕业42年的初中同学,相约十人,到晋城皇城相府进行观光。我们没有请导游,把相府的里里外外跑了个遍,除了觉得相府规模宏大、气势轩昂之外,对相府的历史文化并没有多少了解。

今年参加国培,11月15日来到翼城县汇丰学校跟岗学习,我们的考察地恰好又选到了这里。这一次,我们有了很多收获,对皇城相府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的感慨。

皇城相府名字之由来

皇城相府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为阳城县皇城村陈氏之祖居。

清康熙年间,已是年近古稀的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陈廷敬,为解母亲相思之苦,决定在家乡原有的内城边上,仿造紫禁城的样式加盖了一座新城。

皇城相府建筑风水文化介绍_皇城相府的建筑_皇城相府讲解

新城建成后,有人弹劾陈廷敬,上奏康熙皇帝,说陈廷敬有谋反之心,在家乡修建了和紫禁城一模一样的皇宫,有九间宫殿、七间御书房,三宫六院,极为排场。康熙皇帝虽相信自己的老师陈廷敬不会造反,但也有疑惑,便带了御林军来到山西阳城的县城外,看到陈氏家园虽然气派,却显然不能和紫禁城相提并论。得知陈廷敬是为了哄老母亲开心才修建新城,深为其孝心感动,并两次来到这里居住,还特意以陈廷敬的别号午亭为名,给他御书了“午亭山村”四个大字,并做成牌匾赐予陈廷敬。

有了康熙皇帝御赐的牌扁,便没有人再敢造次。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的职位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宰相,于是有人私下说陈氏家园是皇城相府,这便有了这个名字,并从此一直沿用下来。

皇城相府到底由谁所建

陈廷敬出身名门望族,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商人,在明朝期间,陈家已经名声显赫,并有了跨国贸易了,所积累的财富有多丰厚,人们就可想而知了。

崇祯年间,明朝已是烽烟四起,朝不保夕,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暴发。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由于战乱也被迫回到中道庄。当时富甲一方的陈氏家族为了保护族人的生命和家财安全,就委托陈昌言筹划修建城堡。陈昌言对建筑风水也是十分精通,便承接了重任,并对古堡的选址进行考证。

经过多年的辛苦努力,终于建了今天皇城相府的内城,并取名为斗筑居。他把这么一大片官居民宅混居一起,既能打仗御敌,又可藏人聚财。

古堡的建成,彰显着陈氏家族人才辈出,智慧卓越。

陈廷敬其人

(图片来自网络)

皇城相府讲解_皇城相府的建筑_皇城相府建筑风水文化介绍

陈廷敬,原名陈敬,号午亭。明崇祯十二年(163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陈廷敬出生在山西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幼时的陈廷敬就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五岁就能背诵诗词,六岁入私塾,十二岁在潞安府以童子第一入州学,十八岁中举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因榜有同名,顺治皇帝便命加廷字,遂以陈廷敬为名。

陈廷敬一生一直在朝廷担任要职,历任吏、户、刑、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五十多年供职朝廷,身负重任,却一世清廉,没有积蓄皇城相府建筑风水文化介绍,没有房产。

陈廷敬的父亲58岁就去世了,母亲活到85岁。母亲晚年时,思儿心切。陈廷敬在京做官,不能照顾母亲于身边,为了取悦母亲,就在家乡内城依照紫禁城的样式建了新城,用的还是父亲遗留下来的积蓄。

陈廷敬以公心爱民、勤政廉洁为准,公开赈灾钱粮的账目,杜绝污吏贪侵害民。指出“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因此也常遭他人弹劾,却深得康熙皇帝之器重,为国担忧、为民解难,堪称国家之栋梁,民众之福星。

陈廷敬学识渊博,精通诗文,著有《午亭文编》,《三礼指要》等。晚年受康熙之命编创《康熙字典》,为总裁官。他们勤奋敬业,一丝不苟,历时六年,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是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康熙字典》是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也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1710年11月,陈廷敬以耳病为由恳请皇帝病休。第二年五月,大学士张玉书去世,李光地有病,陈廷敬又被诏回主事,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十九日去世,享年74岁。

陈廷敬去世后,康熙皇帝十分悲痛,他亲自作了挽诗:

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容。

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羮。

皇城相府讲解_皇城相府的建筑_皇城相府建筑风水文化介绍

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

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并谥号文贞,以哀悼。

陈氏家族人才济济

陈廷敬的曾祖父就是商人,爷爷和父亲把生意做得更是炉火纯青皇城相府建筑风水文化介绍,交易遍及东南亚各国。说他们家财万贯并不为过,在潞安府也是少有的富贵人家。

陈氏家族家境殷实,教育子女重德尚义,忠于朝廷,因此人才辈出。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陈氏家族里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的盛况。在此期间,有38人走上了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为政绩卓越,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陈氏家族由农耕到商旅,家境富裕之后,立德树人,注重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后人,服务国家,造福社会。耕读世家,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之本,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灵魂之根。

2020年12月15日

本文根据导游讲解,并参考网络文献而成,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