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所谓的“大师”纷纷做起了线上生意,为新生儿提供算运势、算名字等服务,还有人打出了国学旗号。通过生辰八字、五行、三才五格“算”出的名字,能行吗?

盲目随众

一半朋友找大师给孩子起名

亦涵、梓菡、以若、语嫣……焦女士最近喜得千金,但起名时却犯了愁。家里人又是翻诗词、又是查字典,就想给孩子起个有内涵且与众不同的名字,连日来一通商议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最终她花了396元,求助网络上的起名“大师”。一打听,焦女士发现,身边不少同龄人都是找“大师”给孩子起名。刘先生2021年喜得一女。在孩子出生前,就按照父母的要求,和“大师”沟通好起名的事儿。对方承诺会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算出运势、凶吉、五行等,然后给出备选的5个名字供挑选。刘先生最终从5个名字中选择了一个。

“我身边找‘大师’起名字的不少,大概占一半。”刘先生告诉记者。

谈及时下流行的“大师”起名热,不少新手父母表示,起名字的方法有很多,翻阅书籍、查找资料、彼此商量,这些都可以。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更愿意找“大师”算个运势好的名字。

江湖套路

大师不一样话术却一样

为焦女士女儿起名的“大师”来自网络平台。对方告诉焦女士,“起名字需要结合纳音五行、生辰格局和三才五格综合择取,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法金是396元。”

记者在淘宝平台输入“起名字”一词,各式各样的起名服务映入眼帘,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不少商家的起名服务还打着“国学”旗号,头像多是一位头发花白、身着唐装的长者照片。

记者选择了几家销量靠前、价格在28元到298元不等的店铺咨询。沟通后,记者发现对方的话术大同小异,“提供一对一服务”“需提供父母和孩子的基本信息”“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

而当记者提出想要咨询“大师”的背景和水平并进行挑选时,对方均支支吾吾,只表示“是专业的老师,从业经验丰富,但不能挑选”。所谓“大师”的真实身份真假难辨。

家长失落

等了三天起的名字没一个能用

经过了三天的等待,焦女士和丈夫最终得到了3个属“土金”的名字。大师解释,“孩子命里缺‘土金’。需要补充金,来泄木的气势,达到五行平衡,同时土为姑娘的印星,利于事业学业。”

“大师”为焦女士孩子起的名字中,有一个叫“峧钥”,还有一个叫“羽童”。焦女士表示,“山字旁和金字旁是为了符合‘土金’,但是这名字不仅很难念,最后一个‘钥’字也很难分清发音,究竟是‘yue’还是‘yao’。另一个名字‘羽童’,在今年1月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里,2021年女性新生儿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中,有两个发音都与‘羽童’同音,这就带来了重名的隐患。”

当焦女士提出“不太满意”希望“大师”再给起几个名字时,对方便支支吾吾躲避回答。焦女士提出电话沟通也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焦女士对这位起名“大师”很失望。

随后,焦女士又在另一家店铺,通过起名网站智能生成的方式,花费19.9元得到了100个属“土金”的名字。虽然花费更低,里面的生辰八字、运势分析等却比“大师”给的名字更加详细。

记者发现,“大师”提到的五行平衡等理念背后的原理颇为简单。按照“土”和“金”属性,记者分别查阅了对应的汉字。“土”属性字包括阅、阳、勇、宇等,“金”属性字包括书、心、成、青等,二者分别对应了上千汉字。“大师”起名与软件自动生成的名字相差无几。而且,按照五行组合的原理,借助网上免费的“起名打分”软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起名大师”。

专家建议

当父母的要有文化自信

年轻父母给孩子起名字,要求也是“花样百出”。多数受访的新手父母表示“不希望重名”。还有一些父母提出,“会登录查重系统查重复率”“笔画要少考试时写着方便”“重新启用老一辈的家谱”“夫妻各取一个字”“翻《诗经》《楚辞》找寓意好的”“大宝和二宝名字要有关联”……

“有些人打着所谓‘大师’的名义,对国学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懂,便为孩子收费取名,就是诚信问题了。虽然不触犯法律法规,但名字的好与坏需要家长认真判断和选择,只能把它当作一个参考。”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朱巍说。

“有些年轻人起名要请风水大师、算命先生算,相信姓名与命运的关系,显然属于迷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受到网络上有关算命、风水文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有些年轻人过分强调运气,事业、前途的好坏归为有没有起一个好名字,从而希望为自己的孩子起一个好名字以带来好运。

“为孩子起名字,更多的是寓意。代表家长对孩子的寄托、展现家族的传承、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才是好名字。”朱巍解释,起名字不应该过度追求玄妙、独特。所谓的“找大师算”更没有必要。“为孩子起名字,家长应当有‘文化自信’。比如张姓,在历史上是一个大姓氏,张氏的名人有很多,比如张良、张道陵等等。我们可以探究姓氏的历史,学习有榜样精神的历史名人,为自己孩子起名时有所借鉴,赋予名字美好的期望和祝愿。”

特写

名字里带“?”的人

35岁的阿明(化名)遭遇的姓氏麻烦不断加剧,他的姓氏写作“一点一横周易起名头像女士,下面一个思”周易起名头像女士,多数情况下无法输入,也难以识别。

6月1日,上海“重启”后,他不能正常出入公共场所,因为姓氏生僻,无法完成实名认证,所以他一直没有上海健康码“随申码”。他去大数据中心咨询,去派出所改名,但由于没有随申码和对应的核酸信息,他不能进门。

事情一度陷入僵局,于是他发朋友圈求助。

读取身份证信息时,系统显示其姓氏为乱码。花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道办所使用的是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负责办理社保、医保等政务。该工作人员表示,她不清楚部门之间的信息是如何衔接的。

经多家媒体报道后,日前,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联系阿明,为他处理了随申码问题。

姓名生僻字问题曾在今年两会上被提出。“生僻字已经成为继老年人不适应信息化系统之后的又一个‘数字鸿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一旦人的姓名中含有生僻字,就会在各种需要信息系统支持的场景下遇到麻烦——“你怎么样证明你是你。”

“生僻字问题与计算机处理汉字的标准不断进化有关。”邵志清说,“信息系统可以处理的文字数量依赖于计算机内的字符集,如果一个字没有收录在字符集中,信息系统就难以处理。目前大多数在使用的信息系统在建设时使用相对较老的GBK字符集(收录约2.1万个汉字),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汉字就成了这些信息系统无法常规处理的‘生僻字’。”

邵志清发现,为了处理这些生僻字,各种信息系统各自寻找办法,例如增设自造字、录入同音常见字或拼音字母替代。由于处理生僻字的办法不同,仍然无法解决数据流动和业务协同方面存在的技术障碍。

目前,公安部门公安人口信息的专用字库最齐全。邵志清建议,公安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统一建设生僻字字库。 (北京晚报、澎湃新闻)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