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历法 时代在前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有多高?

导读古代科技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种实用技术。

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

然而,时代在前行,曾经应用广泛的古代实用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有哪些?

夏商时朝:

夏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商朝时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天干地支纪日法),同时夏商时期还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与月食的记录,这些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首次记录;春秋历法也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定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

秦汉时期:

西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定出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同时西汉还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制作地动仪,并对月食作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隋唐时期:

唐朝时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同时他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长度的创始人。

宋元时期:

北宋沈括创制了更简便与更有利于安排农时的“十二气历”;元朝专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了简仪与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并主持编写了《授时历》,其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却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中国古代的建筑成就中国古代长城: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长城依地形而建,绵延万里,其宏伟的建筑的规模、独特的建筑风格、复杂的建筑结构,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绝。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成为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保护了北方的生态环境。

但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中原民族与各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

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期。

隋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修建了大兴城,唐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石拱桥-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建筑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

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一杰出的著作。

其它如辽代我国著名的木结构建筑(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金代的卢沟桥、元大都都地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明朝:

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建筑宏伟壮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有哪些?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中国古代各项科技成果,包括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等。

中国古代科技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种实用技术。

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

然而,时代在前行,曾经应用广泛的古代实用技术,今天早已失传或正在消失,需要以现代技术手段复原和再现,以今天的科学道理去揭示和阐述。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许多领先世界。

如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东汉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和地动仪;南北朝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准确数值为小数点后七位数,领先世界;元朝郭守敬发明授时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沈括的《农政全书》等等,不胜枚举。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中国古代各项科技成果,包括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等。

中国古代科技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种实用技术。

商朝的历法_我国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了历法_汤若望 历法

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

1、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2、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3、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发明有指南针,地震仪,火药,印刷,本草纲目商朝的历法 时代在前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有多高?,造纸这都在世界上有名。

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有哪些

医药学成就(1)先秦时期:

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

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

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③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④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隋唐时期:

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_六爻著名典籍_典籍笔记本

③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明清时期: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

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扩展资料:

(1)先秦时期:

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隋唐时期:

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商朝的历法,取得了辉煌成就。

①隋朝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朝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

长安城政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②宇文恺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③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宋元时期:

①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②辽代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③金代的卢沟桥闻名中外。

④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4)明清时期:

明成祖令人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约八十万能工巧匠中,最有名的是木工蒯祥,被誉为“蒯鲁班”。

北京城有三重,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

宫城又称紫禁城。

北京城的主体建筑都布置在中轴线上,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钟楼、鼓楼位于城北。

宫城的黄色琉璃瓦和红墙相配,充分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威严。

1.造纸术(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

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4)元朝出现锡、木活字。

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5)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1)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

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5)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1)夏朝:

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商朝: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3)春秋:

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

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4)战国:

《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5)西汉:

武帝时制定“太初历”。

六爻著名典籍_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_典籍笔记本

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东汉: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

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8)元朝:

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三)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1)西周:

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

九九乘法表。

(3)西汉:

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

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

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3.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

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

又著《缀术》等书。

(7)唐朝:

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8)明代:

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9)清代:

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

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1)商周:

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2)战国:

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

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医学分科。

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3)西汉: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4)东汉: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

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5)隋唐:

①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②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

③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④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⑤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北宋:

①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

②《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

③《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

④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

⑤《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

⑥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

(7)明朝: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五)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1)《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2)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3)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

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

(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5)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六)农业、手工业论著(1)《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3)《农政全书》:

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4)《天工开物》:

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商朝的历法_汤若望 历法_我国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了历法

(5)《河防一览》:

明朝潘继驯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治理黄河水患的经验。

(七)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先秦:

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

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

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

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

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

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六爻著名典籍,比西方早200年。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

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

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科技成就有很多,首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都领先其他国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十二位到十四位,领先西方国家几百年,还有预测地震的地动仪,治病的著作,想黄帝内经商朝的历法,伤寒论,本草纲目等都是国家瑰宝,还有冶铁,炼铜,陶瓷,纺织等技术都是我国的古代文明的一项,还有很多科学成就,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六爻著名典籍,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2、北朝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商朝的历法 时代在前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有多高?,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战国时期,出现了手工业专著《考工记》。

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不但在我国工程记述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4、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表明海外技术的不断传入已称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知识。

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四大发明:

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除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以外,对世界科技进步起到较大作用的还有:

海船上的防水隔舱和平衡舵,轮船的雏形--车船,天文用的浑天仪,古代计程车--记里鼓车,四川自流井的深井技术等等。

科技发明不少,主要的问题没有理论总结。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成就有指南针商朝的历法,造纸术,地动仪,火药,印刷术等。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