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乃群经之首,是阐述天地万物变化的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哲学。

易经精华书_易经精华古籍_易经图典精华

我们都知道易经有《周易》,其实还有《连山》《归藏》两个版本,可惜后两个都已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太高深、太玄乎,一般人根本搞不明白,因为“易经”早期是用来作“卜筮”的,即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然后总结出规律。这些“规律”到底是什么?如何认识这些“规律”?学习和实践这些“规律”对我们的人生和事业有什么帮助?

我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先看看王阳明是怎么做的。

王阳明对“易经”十分喜爱。

易经图典精华_易经精华书_易经精华古籍

他被贬谪至贵州龙场,将一个山洞取名“玩易窝”,凭着自己的记忆反复体会“易经”的高深智慧,终日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终于有一天悟道成功。

或许,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如果没有“易经”的帮助,也许不会发生。

这一年,王阳明37岁。

其实,早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曾多次“求助”于易经。

在锦衣卫大牢,王阳明曾写下多首诗,其中一首《读易》,如下:

遯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

易经精华古籍_易经图典精华_易经精华书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

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

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遯”卦和“蛊”卦,给了王阳明一些安慰,让他度过了暗无天日的牢房岁月。

这一年,王阳明35岁。

易经精华书_易经精华古籍_易经图典精华

易经精华古籍_易经精华书_易经图典精华

后来,他在去龙场之路上,又给自己“卜筮”,得“明夷”卦,一扫心中逃避现实、悲观绝望之情,下定决心勇敢奔赴龙场之路,并写下一首《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空。

诗中的“夷”,应该就指“明夷”卦。

“龙场悟道”之后易经精华古籍,王阳明再用易经来证明自己的“道”,发现“莫不吻合”,于是写出《五经臆说》。

在《与道通书》(《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二)中,王阳明说:

易经图典精华_易经精华古籍_易经精华书

《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自强不息,所以致其功也。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今以道通之年计之,正在学《易》之时,恐未宜汲汲于是也。

道通,即周道通,名充,江苏宜兴人,曾先后师从于王阳明、湛甘泉,能够沟通两家学说。他于嘉靖三年正月受业于阳明,时王华去世,阳明正值丁忧在余姚期间,故此封信包括《传习录》中《启周道通书》,应该都是王阳明1524年之后的书信。

1524年,王阳明已经53岁。

相对于易经的高深莫测易经精华古籍,王阳明倒是一句点明要义:吾心之阴阳动静,动静不失其时,即为易;王阳明道出“易经”的三个特点:

第一,变易:阴阳动静之变,强弱高下之变,判断变化、把握变化,看清现实、把握未来,即是易的智慧;

第二,不易:天地万物时时刻刻在变化,例如这一秒的“我”与下一秒的“我”有可能不一样,这就是“不变”的规律;在变化中掌握“不变”的本质规律,这又是易的另一种智慧;

易经图典精华_易经精华古籍_易经精华书

第三,简易:不管“变”与“不变”,都在“吾心”之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简易与否、复杂与否,这就看个人的认知能力与实践智慧了。

虽然王阳明在37岁成功“悟道”,但他借孔子“50岁学易经”的历史经验,告诫弟子们不用太早学习“易经”,要待人生与事业到达了一定的层次,有了基本的人生阅历、经验教训,有了一定的思想认知水平,再从形而上的角度学习“易经”,就会事半功倍,至少也能达到“无大过”的境界。

参考资料:

1、《王阳明全集》,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2、传习录译注》,王守仁著,王晓昕译注,中华书局2018年版。

江波,2021年4月27日,书于珠海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