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图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八卦图是怎么延伸出来的呢?最初是从“无极”开始的,无极是无穷尽无边际的意思。宇宙形成之初是从一片“混沌”开始的,是静止的,没有边际、没有方向、没有时间,不存在具体形态的物质;说白了宇宙形成初期是处于混沌状态,啥都没有,这种混沌的状态称作“无极”。

无极生“太极”,那太极又是怎么回事?俗话说“物极必反”,“无”到“极”处便是有。“太极”就是指“无极”已经“无”到了“极”处,此时必须要发生变化了,所以叫“太极”。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其实无极跟太极一样,都是指宇宙天地未分处于混沌状态。唯一的区别就是,无极在先,太极在后,可以理解为无极是宇宙混沌时期,太极是宇宙混沌末期。就好比一个老实人,一点脾气没有,于是总有人欺负他,时间久了,老实人终于爆发了,不是伤己就是伤人。太极这个词是孔子发明的,太极的“太”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一部分是“大”,一部分是“丶”。“大”字不必说,那一点就代表“小”。所以太极告诉我们,大极了,而且又小极了。“其大无外”,大到没有外面,够大了吧?“其小无内”,小到找不到里面,够小了吧?孔子非常了解伏羲,他说世界上有件东西大到没有外面,小到没有里面,那叫什么呢?最后他就想到叫太极。

太极生“两仪”又是什么意思?如果说宇宙大爆炸之前是太极,那么两仪肯定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才出现的。其实宇宙就是世间万事万物共同存在的一个平台。在宇宙大爆炸之前什么都没有,所以叫太极。宇宙大爆炸之后才有了天和地,那么两仪是不是指天和地呢?个人认为这个答案不够严谨,因为现代宇宙之间除了地球还有其他的星球,比如太阳和月球。所以两仪不能单纯的定义为天和地。前面我们讲到,“阴阳”才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基础元素。所以两仪指的是“阴阳”才符合逻辑,“—”这个符号代表阳,“- -”这个符号代表阴。现代科学家一直想找到最小的单位,比如“粒子”,后来又出现“夸克”,由于“夸克禁闭”的现象,又找不到单独存在的夸克,夸克在强子里面只能通过强子观测。我们不否认现代科学的说法,夸克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物质单位。但《易经》给出的答案是“阴阳”是组成万事万物的基础元素,阴阳是太极生的,太极大到没有外面,小到没有里面。所以用《易经》来解释最小的物质单位应该就是“阴阳”,但是外国人却讲不出来这两个字。记住,“阴阳”是不可分割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是一个整体。就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一样。有句老话“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到底是“夸克”对还是“阴阳”对?这个问题我想没有必要去争论,求同存异就可以了。就像中医和西医,我们生病了不可能每次都找西医,也不可能每次都找中医,比如上火了你去找西医他一般认为你有炎症。但你找中医,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阴阳失衡”也是《易经》当中的哲学,所以中医和西医各有千秋。关于两仪就说到这里。两仪分为一个阳“爻”(yáo),一个阴“爻”(yáo),如下图所示。

两仪生“四象”又是怎么回事?中国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到了春秋时期,孔子把四象定义为:少阳、太阳(也叫老阳)、少阴、太阴(也叫老阴)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天是少阳,夏天是老阳,秋天是少阴,冬天就是老阴。其实一天当中也有四象,拿一天的气温来说,我们早上起床,太阳已经出来了,这时候会觉得热吗?不会。因为上面的太阳虽然是热的,但是热量还没有完全照到地面上易经起源,大地还是凉的,所以早上叫做少阳。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热了,就叫做老阳。到了黄昏的时候易经起源,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大气还很热,但是上面已经开始凉了,因为夕阳没有什么热量了。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上面慢慢凉起来,下面还是热的,所以黄昏叫做少阴。到了晚上12点,上面下面都冷了,就叫做老阴。所以,老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暖,要盖上被子。

四象生“八卦”,这个“八卦”就是八种卦象,是阴阳相互的力量产生的自然现象。原文“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出自孔子的《易传》。今天我们讲的八卦属于先天八卦,是伏羲创造。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卦象符号完全一样,只是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中每个卦的方位不一样。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感谢每位易友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李三和坚持的动力,后续会更新请关注本账号,谢谢大家!

易经起始_易经起源_易经起源地在哪里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