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摘要:本文在综观易学文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易学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强调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提出一系列观点: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密切关注易学文化的传承问题,逐步拟定易学的发展目标。关键词:易学文化;易学研究;学术传承;学科发展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周易》及其学说,在古代主要是作为一门“经世之学”得以传承和运用,在当代主要是作为一门“国故之学”得以延续和发展;又始终因为它的玄妙和广大,而无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科学的诠释和研究,导致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尴尬困惑的局面。时至今日,尽管《周易》及其学说已广泛影响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世界各地,但相关知识的普及面仍然是极其狭窄的,以致人们对易学研究仍存在种种偏见和误解。《周易》知识难以普及,固然源因其本身的艰深、古奥、渊博、神秘,但也跟这门学问的研究和传播长期处于杂乱状态密不可分。因此,深入探讨易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发展与运用等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应该合理界定易学的名称范畴从《易经》到《易传》易经如何传承与发展,从《易传》到历代与《易》相关的各种学说的广泛出现,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学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易学文化作为一门学问是在历代学人对《易经》进行广泛的理解和运用中得以延续至今的。从形成的过程与结果来看,易学文化是自然形成的,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特殊需要而形成的,是积累历代无数中国人的知识与经验而形成的;易学文化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既独立又开放、既专一又广博的学问,具有特殊的思想内容和学术体系,有理由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在现实中,易学不仅无法构成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而且连自身名称及其所指的范畴都无法得到统一的界定;由于学术界对易学文化所涵盖的思想内容、研究领域没有明确形成统一的认识,以致相关研究难以顺利开展。面对这种不合情理的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以为,要使易学文化在科学时代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首先就应该为易学正名,使易学之名称早日得到合理规范的界定。因为:(一)“名不正”则“研不顺”。要顺利开展易学文化的研究,就必须赋予易学一个符合学术实际的名称。如果易学这个名称所指的内容含混不清,势必影响人们对这门知识的广泛研读和深入研究。就目前学术界对与易学文化相关的基本名称术语的理解和表述情况而言,仍存在混乱不一的现象。在不少文章中,对《周易》、《易经》、《易传》、《易》学、易学等几个名词概念,往往不细加分辨,甚至把它们等同起来,混为一谈。

长此以往,必会引起后学者对它们的误解,以致不明其定义,难辨其源流。有鉴于此,以下先对它们加以简要的区分。先秦典籍文献中提到的《周易》,一般专指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及卦爻辞,即今《周易》作者简介:谢金良(1971—),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本的“经”部分,不包括《易传》(即阐释和发挥“经”义的《十翼》),亦通常称之为“《易》”。因该书被孔子编入“六经”之列,所以可能在先秦就有了“易经”之称。两汉时期,原本之《易》连同《易传》都被尊奉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时人便开始把它们合称为《易经》或《周易》。两汉以后,由于《易传》与六十四卦经文参合并行,学者所言《周易》,往往都是经传并称的,不再单指《易》的内容。所以,今天通行本《周易》的内容,即包含“经”、“传”两部分,而习惯上又把“经”部分称为《易经》,“传”部分称为《易传》。《易》学,顾名思义,就是指研究、发挥、运用《易经》的学问,是以《易》为主的思维模式探研宇宙世界和社会人事变易规律的学问,今人往往直称为“易学”。由于两汉以来的参合本《易经》已等同于《周易》,所以易学实际上指的是研究、发挥、运用《周易》的学问。若论易学研究与运用之始,史初时期的圣贤祖先就有用《易》观象制器的传说故事,最早可能是在伏羲氏和神农氏时代;读《易》“韦编三绝”的孔子堪称有史可查的第一个大家,集先秦研《易》之大成的《易传》七种十篇也可看作是第一部易学论著。

随着秦汉以来《易》学研究的日益昌盛,相关的论著不断涌现,著名的《易》家代不乏人,研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有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小序》所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若论易学研究之流派,细分而论,往往是因学者研用的角度不同而有别,已非前引《四库》之说提及的几类所能完全涵盖。大体而言,清代以前主要有“两派六宗”,即如《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小序》所言:“《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由此可见古代《易》学研究主要有两大流派,即“象数派”与“义理派”。清末至今,由于研《易》的方法和角度又不断更新,所以《易》学流派也在“两派六宗”之外产生新的变化,诸如“文学易”、“哲学易”、“科学易”、“史学易”、“管理易”等等,难以尽详。以上是笔者对易学及其相关名称术语的粗浅认识,未必合理妥当,权作本文展开问题讨论的基础,期望有更多专家一起来探讨这些基本问题。众所皆知: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周易》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

《周易》不仅是华夏文明最古老的文献经典之一,而且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中,不论在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民风民俗的各个领域,几乎都不同程度和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周易》的影响。《周易》经典的学说价值,是流传至今的所有其它古代典籍都无法与之媲美的。《周易》学说的古远与渊博,是华夏文明几经发展演变的基础和核心。《周易》能在整个华夏文明的源流中不断涌现,既充分显示了经典本身的无穷魅力与威力,也正体现了古今中国人民对这部古老经典的神圣景仰和高度重视。我们今天探索华夏传统思维方法的发生、研究传统思维方法的特点、继承和发扬华夏文化的伟大传统,都离不开《周易》。时至今日,《周易》的学术价值也确实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名正”则“研顺”,正因为《周易》作为一部值得研究的神圣经典在今天已基本上成为学界共识,所以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顺利开展《周易》经典的研究。如果仍象“文革”时代把《周易》简单视为“封建迷信”的话,恐怕当代的《周易》研究仍是一片空白。话说回来,《周易》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学术价值,跟其本身合理的特质分不开,也跟历代学者不断研究和发扬分不开。

《周易》经典内容得到高度重视,历代研究和发扬《周易》内容的学说按理也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但是,由历代学者研究和发扬《周易》学说内容而形成的易学文化,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偏见,使其“名不正”,以致其所具有的学术理论价值未能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全面的挖掘。(二)“名不正”则“研不广”。所谓“研不广”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目前易学文化的研究领域不够广泛;二是指目前易学文化的研究队伍不够广大。《周易》流传至今,已越来越多地得到科学的解释,但易学尚未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出现。把易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不意味着易学就等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科学,而是标志着这门学问能够 被人们普遍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和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易学文化往往因为学 科的隔阂而产生多种的学术偏见,致使易学成为多种学科交叉的一个显点。但是,这个显点 其实却因为不够独立而经常成为人们认识的误区和盲点。简言之,想接近的人多,真正进入 的人少;不能理解的人多,真正研究的人少;研究《周易》经传的人多,研究历代《周易》 学说的人少;研究易学经典的人多,研究民间易学的人少;研究《周易》史论的人多,研究 易学理论运用的人少;研究《周易》形而上问题的人多,研究《周易》形而下问题的人少。

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因为易学文化本身的深奥玄妙而拒人于门外,与其不能名正言顺地作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是关系密切的。 (三)“名不正”则“研不深”。随着经学时代的终结和科学时代的到来,中国学术界的 研究模式和学科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传统国学的研究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方式方法,学 科设置基本上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主要分成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门类, 人文社会科学又细分成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法学等。而对易学 文化的研究,则主要是作为哲学学科的分支部分。为什么要把易学文化归入哲学学科呢?主 要由于易学文化之源《周易》包含有较多的哲理成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周 易》及其学说,固然有哲理成分存在,但其涵盖的内容和适用的范围却是相当广泛的。如果 仅仅因为它包含某种分类学科的成分,就可直接把它归入那个学科的话,那么易学最终就会 因为其所含成分的博杂而成为“四不象”的学科。按目前的情况来说,研究易学文化的专家 学者分布相当广泛,以哲学领域的居多,但从事文学、史学、思想、文化研究的也为数不少。 由于文史哲在现行学术机制中的割裂,以致对易学文化的研究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各自为言, 难臻一致。

如此割裂研究,不仅使研究者处于尴尬状态,同时导致研究成果片面化,而且使 学术传统逐渐丧失,使具有圆融系统和民族特色的学术丧失其自身作为一个整体的巨大价 值。从另一个方面看,不同学者长期站在各自学科的立场观点来研究易学文化,由于切入点 的局限性,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很大的缺陷;各种繁杂的有缺陷的研究结果相继出现,在得 不到及时梳理整合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相关研究无法深入。 毋庸置疑,易学文化是中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才能正确认识易学文化呢? 古往今来,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往往出现明显的分歧。分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一而 足。举古代而言,象数易、义理易、图书易、数术易等等流派,都是对《周易》思想理解分 歧而产生的不同学派。以今天而论,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学派分立,但从各地学者的研究特 色来看,对易学文化的理解产生分歧仍然是明显的。依笔者之见,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二:一 是易学文化在发生期就是作为一门“弥纶天地之道”的学说,在发展期更是被看作一门“无 所不包,无所不适”的学说易经如何传承与发展,所以学人从各个不同角度都能探到其学说的价值;二是易学文 化从内容到形式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得以更新和变异,而学人又往往不能从更新和变异的角 度来理解这门学问的价值。

理解产生分歧是很自然的,但如果只分不合就不应该了,因为严 重的分歧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会严重阻碍易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前途。所以,为易学 正名,使社会各界对易学文化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对易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尤为必要的, 对易学如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科学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究竟该如何来界定易学呢?这个问题有待学术界来共同探讨和解决。在此笔者也 顺便谈谈个人的粗浅想法。一般认为,易学自古以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易学” 包括作为“十翼”的《易传》;狭义的“易学”专指“十翼”之外对《易经》的解释。 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按笔者的理解,所谓狭义的易学概指正统的《周易》解释学,在古代主要是随着儒家经学的确立和发展而形成的,是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所谓广义的易学概指与《周易》内容有一定理论联系的学说,其涉及范围和领域是相当广泛的,但也不是纯粹的“无所不包”,而必须涵括较大比重的《周易》学说成分。从这个 角度来认识,则易学就不应该只包括正统的《周易》解释学。如果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界定 易学的名称与内容,笔者以为只有从广义上来理解和界定才是合理的。因为狭义的易学,主 要是限制在经学和哲学的研究范畴,并不切合易学文化的实际内容和适用领域。当然,易学 之名称不管是以“广义”界定,还是以“狭义”界定,都必须依据这门学问的具体内容和历 史实际来界定。只有明确的合理的界定,才能使这门学问的研究趋于科学规范。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