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大学学报‘V01.30No.32008年6月JournalChongqingJianzhuUniversity’Jun.2008建筑与风水营建思想探析杨尚昆同志陵园建筑设计中的选址艺术与建筑风水营建思想(重庆潼南建设委员会建筑规划设计院,重庆潼南402660)摘要:在深入实地考察,充分掌握了现场资料的基础上,对杨尚昆同志陵园的建筑选址、总体规划、环境、设计作了逐步分类研究,特别根据古代堪舆思想,从现场形法,观砂、察水、点穴、立向、绿化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提出正确看待古人的选址艺术,现代建筑设计应当借鉴古代堪舆学等理念,为建筑发展提供了一个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典型实例。关键词:选址、环境、建筑设计、堪舆思想中图分类号:TU一098.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329(2008)03—0017—05ArchitectureGeomanticThought:SiteSelectionGeomanticThoughtFormerChairmanYangShangkunMIJian—song(InstitutePlanning,ChongqingTongnanConstructionCommittee,Chongqing402660P.R.China)Abstract:Duringlonghistoryarchitecturaldevelopment,ancientChinesearchitectsappliedgeomanticphilosophyarchitecturaldesign.Geomanticphilosophygreatvaluemodernarchitecturaldesign.inordergeomanticthoughtpopularmodernarchitecturaldesign,traditionalgeomanticcultureembodiedverywellYangShangkun,formerPresidentP.R.China.Theideatombdesignalsoprovidesarichvaluableexperiencemodernarchitecturaldesign.Thetombinherite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cientthoughtcontemporaryuses.Keywords:site-selection;naturalenvironment;architecturaldesign;geomanticphilosophy泉……度其隰xi原……,度其夕阳,豳bin居允荒。

”《诗经、大雅、公刘》。这是一个为后世风水家们景仰不已的“公刘迁豳”风水实例,公刘迁豳是周氏族对先祖迁徙的史端追忆。所以,古代风水,可谓源远流长,如果真要追溯其原始,那么,我们可以说,早在氏族公社阶段,便已经孕育了风水雏形,从商、周时代可以看出此前的影像。时至今日,科学无禁区,如果对一种曾经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文化现象没有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之前便妄加评判,笔者认为这是极不妥当的态度。黑格尔说:“存在便是合理”。合理,既谓有其存在的理由,即使它本身是糟粕,也需看透以后,才能对症下药。古代风水的形法其实就是考察建筑四周的水土结构,以及建筑本身的布局安排。理法是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考察居住的人与地理气候和地极磁波变化的关系。古人认为建筑大环境必须符合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之来龙立穴的选址原则,如不合此原则,基本上可说为无地或虚花假穴,这里的龙是指山脉走势而形成的一种空中气流。而杨尚昆陵园的建筑选址及设计正是这一古老学*收稿日期:2007-10-31作者简介:米建菘(1967一),男,重庆市潼南县人,建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代建筑风水思想的融合。(E-mail)mismjs@126.corn。

18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第30卷术的再现。砂是指建筑周围高出地面的形体,古人讲的朝峰、案山、穴后的乐山、鬼山、穴左右的龙虎山、曜山、官星、插耳山以及龙身的侍从、护卫、夹送山、水口附近的罗城、罗星、禽星、捍门、华表、北辰等。均属砂的范畴。由上述,可知砂的最大作用是在于龙穴不受风吹,(1)如人体的防卫系统(皮肤,毛发)。(2)聚拦流水,使不外泄,如人体的水平衡与热平衡系统。这两点与区域性的小气候调节(温度,湿度,水土保持,土壤风化作用等)有关。而杨尚昆陵园建筑风水学的砂法,即穴场主峰在中间,四周群山环绕,反映出山的群体环境观念,与来龙主山呈显隶从的关系。既贯穿了古人的风水哲学思想又体现了高超的建筑选址艺术。2建筑设计风水营建思想探析:(选址地点:重庆市潼南县大佛乡卫星村七社寨子坡)2.1建筑选址简述:来龙雄壮,龙高虎抱。穴峰起顶,玉带缠腰。2.1.1觅龙古人把连绵逶迤的山峰比作龙,实际上是以龙的灵活变化的性质,来形容山脉的活泼生气和无穷的变化。中国风水学有“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发祖山察之。盖山之有祖,亦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理自然也。自结穴处至发祖之山,或有数理,数十里,数千里之殊,则所荫者亦有小富贵,大富贵,郡县都会之异。

阿尔瓦阿尔托建筑思想_功能主义建筑思想产生_建筑风水思想

然此山必须巍峨迥异,秀拔独尊”。而陵园之来龙长远不见尽头,放眼望去,草木隐约之中,迢迢奔腾而来,似万马腾空,似龙楼凤阁,开帐展翅,龙腾虎跃,翱翔于天地之间。贵人峰时时伴随,旌旗招展,一路所向披靡。涌至近穴处,龙身节节起顶,群峰层层相迎,真是气势磅礴,霸气逼人,似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又似蛟龙出海,猛然从过峡处穿帐而出,然后伏卧于群峰之中,左右砂耸立于两旁,护卫过峡。且人立于过峡处,无风吹气散之嫌。古人云,“贵龙重重帐幕多,旗鼓文笔好纱罗,朝拜文案廉贞祖,峡中贵器迎送过。”(图1)2.1.2观砂即穴主峰后面小山坡,其形体有立有横,形状各异。古人以横砂为最贵,而陵园之鬼砂是一横拖于穴后主峰之砂,砂体清秀可爱,被后山群峰紧紧包裹在其中,其上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宛若一巨莽横卧其中,古人称为倒地木星体(即倒笔鬼)。《太华经,论鬼星》j即在中明堂内水口之间,挡住来去水口的小山坡,古人把它看作真正的金宝,珍贵无比。地理五绝云:“禽星塞水口,身处翰林,兽星塞水口,侍卫独尊”。而陵园穴场的禽星砂在中明堂右下方来水口之间,圆小而丰满肥厚,形似顿鼓,古人称为眠体土星,四周为水田,被左右龙虎砂紧紧围绕其间,映衬出穴场的选址正确。

建筑风水思想_阿尔瓦阿尔托建筑思想_功能主义建筑思想产生

若无此星,穴场恐虚假不真。《太华经,论禽星》云:“常传穴后真形势,雌雄会合结不开,鼓槌亦是禽星作,方圆围绕足资财。”即是此星体。(图3)即龙虎砂两旁的小山坡,是大龙生秀,旺气余泄,为大地验证之体。其形体多样,有尖形、圆形、方形、波浪形之体,也有肥厚,瘦弱之分。尖真者日木,日火,方圆者日土,日金,波浪形曰水。又有从龙虎嘴头出者日米建菘:建筑与风水营建思想探析19 贵也。陵园之曜砂依靠在龙虎两旁,是圆形之明曜,气脉充足,古人称为金星体,验证龙虎之力大气足,穴场 选址之正确。杨公云:“龙真穴真若无曜,空有星峰重 4)龙虎砂即穴星之两臂,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是穴星效用 者,有来龙之帐角。与他来之山凑成者,总之,所谓龙虎,即为奴砂。喜弯环软抱穴场,不被左右风吹为善。 而陵园之龙虎,气势宏大,自穴后一路弯环而来,把穴 场紧紧抱入怀中,如一妇人,怀抱着婴儿。其形似牛 角,左青龙略高,为他山环抱而来,右白虎略低,为本身 之奴砂。此为情意真切,为真正大地的护卫砂。遗憾 的是,右边白虎砂的山坡被当地一砖厂用来烧砖已挖 空大半,环境遭到破坏,地气部分外泄,甚为可惜。《龙 5)朝山砂图5龙虎砂 图6被砖厂挖空的白虎砂 即前方远处之山峰,又称朱雀。

阿尔瓦阿尔托建筑思想_功能主义建筑思想产生_建筑风水思想

宜重重叠叠由远 及近朝向穴场。穴星为朝山之主,朝山为穴星之宾,故 干龙大结,则有特来之山作朝,若枝龙小结,只可借朝, 必有贤宾,观朝可知主之贵贱。而陵园之朝,是远来特朝,星峰严密,秀丽,隔在涪江外岸,重叠朝向穴场,如 群臣朝拜之状,开面有情,又似庄严的军队,锦旗招展。 且略高于穴场主峰。再次验证出穴心的选址正确,若 无此朝,穴心恐受北方吹来的风煞之害。《朱雀断》云: “朱雀(朝山)层层高,代代出英豪”。(图7) 开面朝穴 图7朝山砂 2.1.3 察水水,指水源,水流。观水实际是考察地 上地下水源和水流的形态及水质。中国风水学认为 “气乘风则散,介水则止”,水能纳气,这已被现代科学 所证实。又云:“吉地不可无水,龙非水送,无以明其 来,穴非水界,无以关其止”。又云:“水深处民多富,水 智者乐水”,等等。这实际上是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建筑风水思想,寄托天地人合一的思想。而陵园两边的送龙水缠绕至穴 前方,且两边各设有一座小桥锁住来去水口,中间形成 一条金城水(即玉带水),由左向右绕到明堂前面,再 到罗经右边艮寅方屈曲而消,据当地村民介绍,左水从 上流到穴前方约有六七十华里地。从后面来龙的群峰 之中,缓缓屈曲而来,真可谓来龙气势宏大,强劲有力, 而前面的金城水环绕清澈会聚。

建筑风水思想_功能主义建筑思想产生_阿尔瓦阿尔托建筑思想

水出口处用混凝土筑 堤关拦,使水深聚成潭。且水口把守严密,余水从堤上 翻过,流进一座小桥后弯环注入涪江。杨梦庚《远观 20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第30卷 诗》云:“弯弓环抱号金城,平聚谭深不动声,有吉无凶 唯此水,下关人口顾留程。”(图8) 2.1.4点穴所谓穴,即建筑周围环境选好之后,最后建筑的选址地点,即阳宅基础的位置建筑风水思想,阴宅坟墓的位 置。古人要求穴位要藏风聚气,山环水抱,来龙踊跃, 朝案齐备,这样的地即可建房屋或坟墓。地理大全云: “察看穴的地方也都从龙的脉络上来详细了解清楚,龙 和穴的分别只是在看龙要看它的起势,而看穴要详明 它的终止罢了"[2’。有的龙脉是运行了几千里,几百里 的路过结穴的。有的是运行了五十里,七十里还没有 结穴,而有的只行了一二十里就结穴了。所以结穴的 龙脉长短大小虽然不同,只要有止有聚,有分有合,四 周包裹周密,求证和应验都很分明,就都会结穴,也都 会弘扬光大,只是穴所形成的福量大小,轻重的差别 而已。 因此:大凡龙脉的运行,在将要结穴的地方就会突 然出现有力的山峰,众峰均高大而其中一峰独小者,这 小山就高贵,众峰均低小而其中一峰独高者,这高大的 山峰就尊贵。

建筑风水思想_功能主义建筑思想产生_阿尔瓦阿尔托建筑思想

人地眼全书去:“众大一细,取其室女坐 闺中而不露,众细一特,取其鹤立鸡群而自奇-E3]。讲 的就是此理。有好峰必有好穴。 而陵园的穴来龙长远有力,四周峰峦包裹严密,向 上独缺一口,穴后山峰高耸,周围树木苍翠。古人称为 木星体,即贪狼星体,按地理五绝的观点:“木星结穴应 葬节,所谓葬节:即形象比喻为一棵树,它发芽的地方 就是穴星所在之地,可以说陵园之穴正点在穴后峰拖 出的一条小山岭的中下部的腰问,结一窝穴,陵墓恰在 此处坐落。实为一正确的选址,正确的点穴。 关于点穴的方法,古人讲的很多,分十道天心正 穴,三停正穴,龙虎正穴,朝山正穴等等。笔者认为此 穴为三停正穴与朝山正穴的综合点穴法。 另外:穴的原义是土室,上古先民为了躲避风霜雨 雪和野兽的侵袭,挖土为洞室,作为栖身之所。但是在 风水理论中,穴是指建筑宫室、坟墓等的基址之最佳选 址点,被认为是万物精华的气之凝结点,是最适应居住 或建造坟墓的福地。古人云:“识龙识穴始为尊,下著 真龙官不绝”。讲的就是此理。(图9) 2.1.5建筑立向 该局立向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一 致,采用了穴场选在中间主峰的位置,四周山环水抱, 远处朝山重叠,古人把这样的地方比喻为一座城,找城 的中心地点来点穴立向,使其藏风聚气。

穴场前临涪 江,外明堂宽阔,可容千军万马,内明堂被众山环抱,紧 聚有力,可容百千人众。且明堂周密,气聚穴心,格局 气势飞宏,有海纳百川之势。惜前无案山,朝山又太 远,略有风吹之嫌。 古人云:“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名堂 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吡4。。另外:陵园离公路 较近,又便于大众瞻仰,选址可为一举两得。因其来龙 按中国风水学的观点为阴阳调和,又为七运卦,且坐山为南偏西,为罗经的195度,向为北偏东。为罗经的 15度左右。按《地理五绝》立向:“丁山癸向。左水倒 发富发贵,人丁大旺,福寿双全。惟年久主生风疾,愈见风疾愈发,,[51。杨公云:“天心既辨穴何难,但把向中 放水看,从外生入名为进,定知财宝积如山。”又云:“生 入克入名为旺,子孙高官尽富贵,,[6。。(图10) 图10建筑立向 笔者点评:该局若右水倒左出乾亥方,既合向上一 米建菘:建筑与风水营建思想探析21 2.2建筑设计及绿化 该建筑坐落在一处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的环境之 中。整个设计由:入口车场,墓道,大门,管理室,休息 室,牌坊,瞻仰广场,雕像,墓石,屏幕的位置,相关尺 寸,标高,绿化配置进行了具体布置。陵墓设计的正负 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59.00,位于牌坊前沿, 距205省道边缘432.9 m处。

由墓道直通陵园,墓道 长300~400 m左右,两侧绿化带各宽2 m,种植冬青, 高0.8 m,每10 m植一株黄杨,冠高1.5 m呈圆形。 墓道净宽4 m,加青石路沿石,绿化带外缘为青石栏 杆,走道下为人工修建的一条小河环绕陵园前方,从走 道向上缓步走进瞻仰广场,两边青松翠柏肃立,中间台 阶纵向分高低二级,一层高过一层,按中国风水学的观 点蕴涵着步步高升之意,院坝为青石板铺面,坝中央为 花岗石雕塑的庄严肃目的杨主席塑像,陵园左右及后 方围墙采用条石砌筑而成,现已面贴大青石块,建筑造 型如一圈椅,即藏风聚气之意,背靠后山主峰而设,即 有靠山之意,整个陵园被周围群峰层层环抱怀中,真可 谓选址上乘,设计超群,是一理想的建筑风水格局。 (图11、图12、图13)。 另外:根据潼南县的土壤,气候及种植条件选用冬 青,柏树,翠柏,黄杨,松柏,雪松,及其他绿化树种,进 行了很好的绿化。已充分防止了陵园周边的水土流 失,保证了陵园的四季长青。 3结语 古代建筑风水术,去掉其迷信成分外,其实就是一 个建筑设计、建筑选址及建筑环境理论。杨尚昆陵园 的建筑设计及选址就是一个古为今用的很好实例,其 中的形法,是一个对环境艺术的选址总论,理法就是指 导在什么时间和空间之中去营造一个建筑,这对今人 的建筑设计及选址具有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科学发 展到今天,我们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建筑的发 展才能更上一层楼,笔者认为,现代建筑应当与古代建 筑风水术这一传统文化互相融合,这样的建筑才能有 更长久的生命力,永立于世界建筑的风云之中,使之万 古长青,也更进一步传承和保护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3 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2001. [23丙祥.地理全书[M3.北京: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33 米建菘.建筑与风水营建思想探析(一)[J].重庆建筑大 学学报,2007,29,SO:177—182. MI Jian—song. Analysis about geomanticomen Ideology ChongqingJianzhu University,2007,29,(SO):177—182. [4]褚良才.易经 风水 建筑[M].上海:学林出版 社,2004. E53李非.地理五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63刘波,张文.相墓相宅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73龙彬,陈果,米建菘.潼南双江镇长滩子杨尚昆同志旧居 风水营建思想探析[J].重庆建筑,2006,(12):14—16. LONG Bing,CHEN Guo,MI Jian-song.Analysis about geomanticomen ideology YangShang—kun’s native House Tongnan[J].ChongqingArchitecture。2006。(12):14—16 (编辑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