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伟,广东省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校长,齐鲁名师,历任乡村小学、初中教师,后任教高中、大学,曾任职于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齐鲁师范学院;专任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主笔山东省2017年启动的高考改革方案。

在《教育研究》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李秀伟教育文集》等18部专著,参与、主持编写国家标准教科书多套。多个省市学校教育改革专家团成员,学术足迹遍布全国。

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肩负文化与时代使命,将建立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作为当务之急,从2016年9月建校开始就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问题是,类似于文化进校园、法治进校园等,常常造成学校课程的叠加和补充,不仅增加课程内容与课时量,甚至造成学科课程与办学理念的“两张皮”现象。如何实现学科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一致?在李秀伟校长的带领下,学校以“先学做人”为办学理念,构建起了关联“国家标准、国学根基、国际视野”的中华文化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

关联“国家标准”,就是把国家规定的课程上全、上好,对接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严格按照国家课程纲要构建“国家标准”课程系统;关联“国学根基”,是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易经》《道德经》《论语》三部经典落实“国学根基”课程;关联“国际视野”,是指接轨世界促进学生的多元以及未来发展,通过选修、践行、国际经典课程引入等实现“国际视野”课程的中国式实践。这就是理解与关联的课程思维,不是在学科课程之外再补充国学课程,而是关联融合,将学科课程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视野作为一件事来思考与实践。

其价值在于探索并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的一体化,真正解决了长期以来学校课程建设中门类各异、要素混杂等问题,意义深远且极具挑战性,是对现有体系机制的重构性改造与开创性实践。

囿于篇幅,本文只就关联“国学根基”课程,为读者略作叙说。尽管如此,大家也会感受到其不同凡响之处。

“《论语》日修”课程

中国精神基因长存而不去的原因固然不止一端,而与千百年来全国人共读一本《论语》有着内在的维系。《论语》不但流淌着人格修为的思想要义,而且摇曳着生命的智慧。直到今天,依然释放着巨大的生命张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兼具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文化特性,所选用的五句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皆源自《论语》,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可以穿越时空,用之于当下的。

孔子的人生智慧与精神世界是多元而丰富的,他在关注修身与入世的同时,还构建了烙印着儒家文化特质的乐感文化。不过,孔子之乐,并非一种自然性的快乐,更不是阿Q自嘲式的快乐,而是一种具有高尚品格且又持久的审美快乐。它不是在刻意追求“乐”的情况下实现和获得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平常的心态自然而然生发的,具有生活的“无欲”、情感的“中和”和心灵的“宁静”等特质。

人类存在于宇宙,虽然苦短匆匆,可是,却可以在有限的人生创造无限的意义,可以让短暂的生命充满绵延的愉悦与快乐。这种生存理念,常赋予个体生命以感触世界的不同经验与体验。甚而,在看到任何事物时都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即便每天的日出日落,也并不认为只是太阳循环往复地重复既往,而是一个又一个全新景象的呈示,具有妙不可言之美。基于此生存理念的乐感文化,打开了生命走向积极世界的天窗。“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孔子的这种乐感文化,积淀成中国知识分子乐观豁达、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历久而不衰,让生命一次又一次地涅槃,燃烧出绚丽的光华。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开设了“《论语》日修”课程。《论语》全本成为他们的课程,句段、篇章、系统,决不断章取义,也不泥古复古,而是有着肩负传承与发展担当的设计与实践:

每个星期的周一到周五以及周末,在学校“孔子广场”与专用教室,由班主任带领,学科教师参与,全校师生日修《论语》一章。《论语》凡20篇,500章,如是下去,两年之后,师生便可以把《论语》全部记诵下来。

同时,学校启动《论语给少年的启示》“每日呈现”课程,以“每日一章《论语》”,附以大师的“今译”和“启示”,连接古往今来主流版本的《论语》解读,让师生日修《论语》成为常态。

在记诵、例释与研习《论语》的过程中,孔子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走进了师生的心灵,融入了师生的血液,并日渐转化为“学而时习之”的自觉行动。

当然,也许有人会质询,幼小稚童即使能把全本《论语》倒背如流,是否能理解其中要义?是否能关照精神层面?是否能生成个体意义?事实上,这些质疑是误解或低估了儿童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潜力;当然,更低估了《论语》这部千古绝学的精神穿透力。孩子们在读与背的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慢慢建立思想图式,《论语》中的思想,已经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经典文化的种子,尽管当下未必产生极大的生命能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就会在其生命深处扎根,到了一定的生命节点上,便会破土而出,甚至长成参天大树。这当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诚如孔子所言:“勿欲速,勿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即使当下,由于日日口诵心惟,传统经典的内在能量也会“偶尔露峥嵘”。

学校里一位学生的父亲是位企业老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因为一个特殊原因,企业倒闭了。父亲痛不欲生,觉得无法面对家人,尤其觉得对不起年幼的儿子,甚至想到了自杀。他再三思虑后,把这个家庭突变告诉了儿子。儿子的表现却让他大吃一惊,不仅一点儿也不难过,反而像个小大人似的安慰父亲:“孔子说了:‘君子忧道不忧贫。’爸爸,您只要不把做人之道丢了,就是现在贫穷,以后您还会做好的。所以,您是用不着担忧的。”父亲惊讶不已,也恍然大悟,于是下定决心东山再起。直到今天,说起此事,这位父亲依然激动不已,他说,是孩子教育了他,如果不是读了《论语》,就没有了他的未来。更可贵的是,孩子有了《论语》这一思想文化底色,小小年纪便能“不怨天,不尤人”,做父亲的更会一世无忧了。

“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不如不读。”看来,孩子们已谙此理。

不只孩子,老师们读了《论语》,也有了很大变化。据李秀伟讲易经玄学课堂心得分享感悟,在这里教学的大多是90后大学毕业生,从小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在这所学校里,他们不但相处和谐,而且个个兢兢业业。这固然不是一方面的原因,可一定与诵读《论语》有关。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老师们不但诵记孔子箴言,而且也深得其中三昧,并以此要求自己。偶尔与人存有不同甚或矛盾,反问自我,慎独内在,往往会获得更为开阔的心怀与境界,所谈“同”与“不同”渐化为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与对话立场,随即也就有了“求诸己”的君子之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都是君子,人人争做君子,和谐、融洽的良好人际关系自然天成。

说起老师们,李秀伟校长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自豪感,他说,这批德才兼备的老师,会在未来的生命行程中更好更快地成长,从而成为我们学校乃至中国教育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易经》易学”课程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群经之始。毋庸讳言,这本凝聚着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曾被误解为就是一本讲述占卜卦算的玄学书籍。其实,占卜卦算只是它浅层之用,更重要的是,它是解开宇宙密码的经典;同时,《易经》又是一门生生不息的学问,是中国人群体智慧凝结成的学问体系。

所以,学校创办之初,就提出了《易经》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的设想,李秀伟校长积极地带领老师们开设了“《易经》易学”课程。

有人也许会提出疑问,《易经》晦涩难懂,即使大人,也很难知其真正的内涵;让小学生诵读《易经》,不是强人所难、增加负担吗?

他们之所以会有此疑问,多是因为其用成年人学习思维来框定了孩子的认知思维。其实,小孩子与大人学习古文是不一样的,背诵的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方块体的汉字具有图像的特点,体现了古代文明的智慧,象形文字更是如此。而小孩子对于图像有着特殊的感知、记忆与理解能力。所以,大人感到不解其义,很难背诵的《易经》,学生背诵起来并不困难。如果附以有效的诵读方法,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不会形成负担,背诵起来反而有一种乐在其中的感觉。背诵的速度之快,更是匪夷所思,让大人们望尘莫及。我们的古人参透此理,所以,从小就让孩子“素读”经典,即不求甚解地读,以至熟读成诵。大凡国学大师,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儿时大量背诵经典的“童子功”。

从教学现场看到,孩子们背诵《易经》,指导教师不仅仅是语文老师,还有音乐老师、数学老师,甚至体育老师,这就有了《易经》背诵的音韵、数理、律动。当然,如果我们理解其都是老师们在指导学生诵读,就又不完全了,因为这所学校的实践宗旨是“老师们是来陪同学们读书的”,他们不只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同道中人”。

《易经》的内涵是极其丰沛的,它揭示了人与事物甚至是整个宇宙间的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阳顺阴逆、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以及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文化核心、精髓——和谐意识。正因如此,学校将《易经》的学问与智慧、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关联起来,重构了“语文·国学、数学·术理、英语·游艺、科学·万物、道德·法治、艺术·精神、体育·健行”课程,形成“《易经》易学”课程体系。

高金德老师数学教学的设计角度是“认识钟表”。通过学生设计时间表达到认识钟表,逐渐体会学习本是自己的事情,只有善于规划、主动求知才能获取真知,此即为“匪我求童蒙”的内涵。

冯金殿老师在语文中对蒙卦教学的解读角度是卦辞诵读、字词识辨、文意理解,结合下坎、上艮,来理解山水启蒙,幼小成长,从人的出生初长到万事万物的萌发探索,再到“元亨利贞”生生不息的发展基础,逐渐将“固本培元”与“童蒙养正”领会于心。

张菁老师的科学课在设计“罗浮山的水”的教学时,则布置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对“水”进行自主研究,在小组探究、课堂展示、实地考察中体会“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的学习准则,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体育老师刘馨蔓的蒙卦课程设计是邻家做客,做客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邻居“百岁山山泉水厂”,课程体育要素:队列、行进、口令、动量;蒙卦要素:“顺以巽也”;数学要素:距离、比较,尽显其中,所以这节蒙卦体育是体育老师、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以及百岁山矿泉水厂的员工和孩子们一起呈现的。

学习《易经》,不可能不关注六十四卦。说起六十四卦,就不能不了解《序卦》,它作为《易经》的其中一“传”,让我们了解到六十四卦周而复始、物极必反之道。所以,了解每一卦的意思,对于深入学习《易经》的易理与要义,是必经之路。为此,学校还开设了“每周一卦”选修课程。每周半天,师生通过背诵理解乃至应用一卦。

64周下来,师生不但背会了六十四卦的卦辞,还知晓了其间的转化之道与内在意蕴。比如由于“有大者不可以盈”,形成了谦卦。即因为谦虚才能长久,此之谓“劳谦,君子在终”也。可见,记诵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

学习《易经》,还让老师们明白了教育教学的为人之基,育人之道。比如其中有这样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为善不但是利他的,也是修己的。懂得这个道理后,全身心地爱孩子,努力地教好学,享受职业幸福感,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就水到渠成了。

即便如此,可能还是有人会对一年级学生就开始学《易经》感到不解,“《易经》真的很容易”,真的很容易吗?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师生们,可以给出答案。

“《道德经》德行”课程

《道德经》与《易经》有着密切关系,是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中的“天之道”。道德是高信仰并不遥远,也绝非玄之又玄,而是我们现代生活的源泉。

学校之所以开设“《道德经》德行”课程,就是希望师生们能够通过学习,去触摸与研习老子超越常人的智慧,并让自己的现代生活抵达更高的层次。

这一课程在“道德经广场”与专用教室进行,这是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完美结合的典范。如果放眼四周,便会发现,就在群山绿树环抱之中,大自然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玄妙。这无疑是学习《道德经》的极佳之地。在这里,学生和老师们坚持每天诵读一遍或几遍《道德经》。它不但让师生们背诵老子智慧之言的兴趣,也有了心灵的净化与境界的提升。

从外而内,“学生自己能做到的老师不要去做”“老师能身教的就不要去言教”“学生居上,老师居其下,校长居最下”,学校秉承的这些教育思想处处体现着《道德经》的智慧。

其实,李秀伟的无为,更多显现在学校日常的管理层面,因为他相信有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师生就会拥有“不令而行”的自主发展意识。每一个人,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都会在这里生成发展的需求,都会听到生命拔节的声响,都会为自己文化升值积蓄能量。于是,李秀伟校长的“无为”,就有了老子的智慧;同时,他还走到了老子所说的“无不为”的殿堂。因为人各不同,可人人都有巨大的潜力。孟子甚至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老师内在的潜能呢?在其爱好与特长的领域里,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做,才能让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其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欣赏,职业自豪感与自信心也便油然而生。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学思路易经玄学课堂心得分享感悟,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理解:易学语文、根系数学、五行英语、大美音乐、微感美术、未济(易经第64卦的未济卦)体育等,这不就是以“玄德”来“生之”“畜之”的教育之道吗?

而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学生,则也在各自的爱好与特长领域里,自我点燃学习的兴趣,收获被老师与同伴认可与欣赏的心灵喜悦。这种心理,还会“于无声处”延伸到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而让其感到学校生活的美好,尤其感到自己成长的美妙。

每一位同学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课程表,自然的生命需求得到张扬;

学校6:30起床,有的同学6:00就主动晨起吟诵,并无教师监督;

暮行时间,挥毫泼墨,画笔涂鸦,甚至有几个同学开始了集体的文学创作。

……

每个人都“勤而行之”。

得到易经_易经玄学课堂心得分享感悟_易经领悟

可见,无为的结果,却是为师生的长足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生命动力,堪称“无不为”也。

这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子的智慧,因为他所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不注重于雕虫小技,而是顺应天地变化与生命成长之道。这就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光华再现。正因如此,生命才有了勃然的生机与灿然的光华。

老子主张“复归于婴儿”,因为婴儿是与自然有着共通特性的。纵观古今中外的大师,之所以能够终身书写生命的智慧之书,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他们一直是童心未泯者。在“道德经广场”上学习《道德经》,旨在提醒老师们,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更要不忘老子之嘱,让自己永远与孩子的心在一起,即使年龄再大,那颗“童心”也要处于跳跃荡漾欣欣然的状态。

据李秀伟校长讲,基于“国学根基”的课程,还有“《做人》养成”“人人国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等,都与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科学、道德法治是一个整体,追求的是同一的价值理念,即尊重传统、根植文化、复归自然、坚守人之本真。

正是由于这种一体关联的高品位课程,让这里的学生有了卓然的才华,尤其是有了走向未来的生命动力。知名教授康长运博士,就毅然将两个儿子从加拿大带到这里“读书”与“陪读”。他说,我的儿子在加拿大或许可以得到更先进的教育,但是我更期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能在孩子心中扎根。

朱慕菊、崔允漷、陆志平、杨向东、蔡可等专家学者考察学校并听了李秀伟校长所作的报告后,感到非常“震撼”,给予高度评价。

课程建设,只是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基于“国学根基”的课程,又只是学校整个课程建设的一个子系统;上文笔者所述,也仅是“国学根基”中的部分内容。尽管如此,广大读者仍然可以从中感受这所被称为“中国式学校”的魅力所在。倘若能够亲临学校考察,定然会给你带来一个更大的“震撼”。(陶继新)

专家点评:

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先行一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5月12日至13日,在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支持下,“全国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建设研讨会”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举行。国家教育部门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后,用“震撼”来评价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领域的坚实探索。

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朱慕菊说:“我们非常关注传统文化怎么样进入中小学课程的问题,因为这件事情难度很大,当我得知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在探索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受感动。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吸收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创建现代化的教学,把优秀传统文化里面的要素融入课程的设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我看到了学校很多系统的、创造性的做法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国家教育咨询机构张民生说:“对于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学方式,我既佩服,又震撼。要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进去,要在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传承下去。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追求,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有自己的系统化的思考,这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说:“让我震撼的是,当国家层面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时候,这所学校能够站出来先做这个事情,难度其实很大,这种精神要赞赏。而且在学科课程的设计上,我也看到了一种工匠精神,这里的老师们一直在琢磨,怎么样才能做得有水准,这种精神让我很感动。”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陆志平说:“学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课程架构,完整的教学思想,非常震撼,非常激动,确实了不起。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是重点,现在有些学校的做法比较乱,就是因为没有课程。这所学校既有顶层设计,又有自己的思考,‘三国办学理念’与‘关联万物课程’,我觉得非常好。”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所教授杨向东说:“现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不是中国文化的,而是西方化的。我们要用合理合适的方法去构建我们自己的课程体系,真正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来,要用中国的传统思想去构建。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探索,正是要挖掘里面更深层次的东西。”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蔡可说:“很多学校在做国学教育的时候,还只是停留在课程的点缀,譬如学古琴、学书法国画,看起来很丰富,但是在课程教学整体上却关注不够。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从先学做人开始,围绕国家标准,围绕核心素养,把传统文化渗透进去,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这样的成就,让人震惊。”

">

声明: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